191.赶集后的家话(1/2)

下午,赶集的陆陆续续回来,都是大箩筐小篓子的往家里带东西。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大伙可不是一路背回来的,因为村里出动了所有能赶的牛车,给了大家一个大大的实惠。

大姐把早就呼呼大睡的小妹背回来的,去的时候她就早有准备,带了军大衣。

现在,村里各家可不缺这玩意儿。

因为太多托刘书记寻觅,所以杨小三脆给镇里准备了一大批,让稍微有点儿能量的家里都买的起一件儿。

二姐埋怨道:“说了让她在家呆着,卖了几个糖球,吃了一块饼就睡了。”

“居然还嫌弃爸他们的饼不好吃。”

大姐把裹在大衣里的小妹放到炕上,盖好了东西,满脸母泛滥的模样,道:“她才多大点儿,可比杨小三好看多了。”

“再说了,往后你还能背她几回。”

大姐说的二姐哑无言,马上把矛指向杨小三,道:“杨小三,看不着你姐饿了,赶紧把饭端过来。”

杨小三都不搭理她,而是捅顾着小圆,让她咿咿呀呀叫个不停。

大哥识趣,赶紧把扣在锅里的饼端上来,然后又把辣椒酱、大蒜、大葱摆上,道:“大姐,二喜儿呢?”

“你们都买啥了?”

其实,二基本没买东西。都是穷家出来的孩子,会过的很,那点儿工资估计早就上缴了。

好吧,这个时代的都会过,会攒钱。

杨小三撇撇嘴,道:“大哥,她俩都抠稀着呢,除了瞎逛,估计都没买啥。”

“你想吃啥,想要啥跟我说杨小三,只要你考个全校第一回来,都好说。”

此时,大哥已经是全校第一了,早就被沉静补习完了初小所有课程。若不是学校不让跃级跳班,大哥其实可以参加中考了。

跳班!

在北方农村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不仅仅是孩子的成绩不能胜任,学校对于学年龄要求都很严格,不到八周岁给钱都不能学。

所以,大哥跳级难度很大。

但是,好处也显而易见。

成绩全校第一名,早就开始自学高中课程了,并且还在杨小三有意为之的况下进了电子世界。

大哥遗憾的道:“我要的东西你整不来吧。”

原来大哥对于无线电通信很感兴趣,但是村里只有大队部有电灯,他所想的那些不就痴说梦了吗。

杨小三早就猜到了大哥的想法。

开玩笑,这些可是杨小三刻意引导的结果。

杨小三笑着道:“你找二姐家是衙门里的官差。”

大哥听了杨小三的意见眼睛里露出喜悦,开始絮絮叨叨的说着诉求,最好脆从书包里拿出了一个清单,道:“都在这儿了。”

二姐虽然也在努力学习,但是都是针对更强的,根本看不懂,也听不懂大哥说得知识,只能硬着皮答应下来。

大姐感慨道:“没想到占东这么有出息,占华你可得给他好好找找。”

杨小三暗自哼笑一声。

好好找你也找不着吧!

下午,累的像狗一样的二喜儿蔫儿的很,到家就躺炕上睡了。

醒来之后就是一顿吐槽。

因为他跟着烧了一个集的火,连供销社都没起,更不要说逛市场了。最吐血的是饼、包子、白面馒也不给管饱吃,还是大姐二姐给买的,估计以后赶集再也不会去了。

杨小三不得不说爹妈这一招儿挺狠啊!一下子断绝了两个哥哥赶集的想法。

二喜儿吃着满嘴流油的饼感慨道:“还是跟三儿在家好,饼管饱,还好吃。”

等小妹醒了就不一样了,喳喳的说着她的赶集经历。

、糖葫芦……

大哥和二喜儿都不搭话,他们觉得跟小妹赶的不是一个集。

母亲更会过,除了线线脑的就买了一点儿布。

可能是大哥营养跟上了,他的个子窜的有点儿猛了,导致衣服都小了。

唉!

大哥也是可以了。

衣服裤子都是接的。

家里没有比大哥大的男孩儿,很多衣服裤子都是穿的姐姐的。但是,现在那些衣服他穿不了了?

倒不是大哥嫌弃是孩的衣服,而是膀大腰圆的他穿不上,而父亲的衣服又太大了。所以,母亲决定给大哥做衣服了。

二姐虽然进了县委工作,但是有一群臭美的小伙伴儿,而那些家里都有实力,所以让她的缝纫技术不退反进了。那么,大哥这套衣服的裁剪缝制自然由她负责了。

二姐道:“回我拿县里去做,家里没有缝纫机也忒不方便。”

杨小三听了眼睛一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