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国家财政如养殖(第二更)(2/2)

“嗯!”小丫现在变得无忧无虑的,自己可以活很多年啦,那样就能帮助不少

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这般,赚的钱并不多,伏牛山周围的地方百姓生活水平不够高。

哪怕有老君山,李世民给弄的名字,还是不行。

一些时候冯氏在补贴,药材上的,患者就拿不出来钱,山里有药材,救,还是不救?

采药是时间,冯氏之前还有一点点‘冷漠’,就是吃不起昂贵药的,他们不补贴。

一个病需要用参,冯氏也找不到。

党参就好办了,山里有。

现在属于尽力,为小丫青黛积德。

冯氏也知道这个后代多厉害,学东西就一遍。

一时间冯氏的医馆名声大涨,所有都在为小丫积德。

在小丫的爷爷看来,做对了,看,李东主来了,自己的孙超水平发挥,一下子成了李东主的徒弟。

然后突然病发,李东主处理得也快。

自己的家族研究了整整四年,也仅是缓和,同时判断出青黛活不过十五岁。

哪想到家李东主,说这个病可以根治。

天啊!真是老天爷保佑!自己一族行善积德,才叫丫遇到了李东主。

“师父,大棚能种党参吗?”小丫的心永远放在患者的事上,别看她年岁不大。

“无须大棚,在此地可种。”李易给出一个叫高兴的答案。

参呢?”小丫还想种参。

“不可,气候不支持,只有渤海那里才行,长白山参。”李易还是给出准确地答案。

实际上任何地方都行,东北参,你模拟出环境,比如温度、照、土壤,种吧。

然后一支三年参的成本超过五十缗,要是三十年呢?就是五百缗。

李易那个时候东北大集上就有卖的,五年的一支参八元到十二元,都是买回去炖吃。

泡酒最好是八年参,超过八年,参开始往小了长,越来越小,然后再变大。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