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战争爆发(1/2)
孙立德称王之后,王春担任了丞相一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他对王春一直信任有加,除了两个的友谊之外,王春的身份也给孙立德增加了很多印象分。
王春不是李勇,这位平民出身的文所有的权力都依附于孙立德,因此,他的建议可以更多的出于公心。
两个经常见面,王春每天都会向孙立德例行公事般汇报王城的库存。
王春信誓旦旦告诉孙立德,一旦河内军决定对齐国开战,仅仅王城的粮食储备足以支持将士们一年的征战。
仓库中除了粮之外,还有大量军事武器。
除了刀枪甲盾之外,仓库中保存了大量连弩。
孙立德曾经在战场上检验过连弩的作战效果,连弩的作战威力很足,但是价比却远低于军用弩。
因此,孙立德成为汉王之后停止了作坊对连弩的生产,相反,全军增加军用弩的生产。
弩是一项重要的战术武器,在保障伏波军和山地军使用的同时,剩余的军用弩很快被各支常备军守将领走。
虽然仓库中没有留存足够的军用弩,但是,仓库中留存了一批连弩,这些连弩都是在孙立德与柳鸿远决战之时加急生产的,库存连弩数量足足可以武装起一个营。
仓库充盈,国内形势也非常稳定,平民和豪族都已经接纳了孙立德的统治。
当王春知道孙立德准备伐齐之后,他表示全力支持。
跟王春过底,孙立德准备在第二天的朝议上公布伐齐决定。
变故发生在这天晚上,南方传回了最新战报,唐军侵了河内郡。
唐国是一个好战国家,从王室成员到普通平民都极为尚武。
唐国刚刚平定内才半年,唐军就撕毁了和议进行北伐。
由于唐的水军封锁了长江,汉军无法及时侦测到唐军的动向。
军又实际控制着江临城,拥有渡江的落脚点。
唐军连夜渡江,兵发三路,攻略河内郡。
其中,孙烈部的进展最迅速,唐军利用一场奇袭夺下了整个衡州城。
由于唐军进展太迅速,毛宁、王升二丢下部队,连夜撤离。
夺取衡州城之后,唐军开始搜集战船,似乎有沿着衡水北上吉安城的意图。
得知唐军行动后,李勇向王城与河西郡示警,同时抽调全郡兵力向吉安城集中,准备在衡水进行布防。
唐军的北伐确实打了孙立德的部署,原本对齐
进行反攻的计划只能放弃。
孙立德命令驻扎在王城的耿忠部开始集结,仓库中的连弩被取出,耿忠部武装了一支连弩部队。
孙立德没有贸然做出决定,为了防止唐军声东击西,孙立德决定等待更多报之后再做决断。
南方战场传回的报越来越多,周地却一直没有带回战报。
没有消息本身就是一种消息。
唐军如果想要周,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走蜀山,如果翻山进
周地,唐军只能出动小
军队,如果唐军主力出雄关,又会遭到汉军监视部队的阻拦与阻拦。
无论是小部队还是唐军主力,如果唐军有意
周,此时周地也应该送回
报,没有
报说明唐军没有
周计划。
奇袭的目的在于突然,雄关处于唐军控制下,对唐
来说,既是优势,也是劣势。
有了雄关,唐不必再次攻关,但是,正因为雄关在唐
的手上控制着,汉军加大了对唐军的监视力度。
失去奇袭效果,唐军出关部队只能对汉军石墙防线发起强攻。
孙立德之所以能够快速得到国内消息,还是利用了飞鸽传书。
魏振国解唐
飞鸽传书手段之后,他专程派
向孙立德建议在全国设置鸽站。
孙立德通过实验确认了飞鸽传信的可行,在国内重要城池中设置信鸽站。
孙立德要求周地的守将加强戒备,毕竟,唐军暂时没有周计划不等于永远没有
周计划。
同时,他准备带兵亲征,汉军将士将在河内郡战场上彻底击败这支唐军,顺势南下攻唐。
距离孙立德称王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年,连年和平让孙立德忘记了战场气氛,他已经很久没有与军队在一起了。
但是,第二天朝议时,孙立德刚刚说出自己亲征计划,朝臣就提出了反驳。
除了孙立德少数亲信,以王春为代表的大多数朝臣都强烈要求孙立德收回决定。
为了不让孙立德亲自出征,朝臣们列举了众多理由。
理由有很多,很多甚至站不住脚,但是,却表现出朝臣的态度。
孙立德这才意识到成为汉王之后,自己失去了很多自由。
王春最了解孙立德,也说出了唯一打动孙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