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安临城的夜袭(1/2)
夜色正,柳鸿远一身戎装,走出营房。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此时的汉军大营中已经站满了整装待发的汉军部队。
柳鸿远:“现在什么况”
李天成:“安临城没有异常,河内军封锁了城门,快马无法城,但是,城门处的河内军防守兵力并没有增加。”
“曹将军已经带领部队出发了,此时应该已经接近安临城东门,齐国的姜毅将军也带领部队在营外等候,随时可以配合我军行动。”
柳鸿远下达了出击命令,全营将士离开营地,朝着安临城方向快步跑了过去。
在整个朔方郡战事中,汉军唯一没有掉链子的能力,就是侦查与反侦察的能力。
汉军的骑兵力量比河内军更强,所以,柳鸿远的快马能在侦查战中占据更多优势。
在汉军的压制下,河内军快马根本打听不到有价值的报,汉军的快马却能在防守住己方
报的同时,打探河内军
报。
夜袭的关键点,在于城门,既然河内军没有增强城门的守备,汉军按照原定计划夜袭。
柳鸿远撤离安临城的目的不单单是暂避河内军锋芒。
河内军两支主力刚刚会师,士气正旺,暂时退却的确是一个保存实力的好办法。
主动保存实力,无法消灭敌。
柳鸿远要趁着河内军警惕不足的时候发动夜袭。
为了夜袭行动顺利,汉军在城中埋伏了一支上百的
锐。
这些潜藏在城中的将士都是跟随着柳鸿远南征北战多年的老兵,不仅心理素质强大,战斗力同样惊。
为了隐藏汉军的兵员调动,柳鸿远耍了手段。
留守将士和离城将士一起行动,留守将士的脚步声很快被掩盖。
留守士兵只占了汉军的小部分,柳鸿远为了避免绽
绽,命令一百名从东门出城的将士绕城一圈,从北门回城,最后再从东门出城。
通过柳鸿远的这一番调动,至少在出城数上,可以骗过大部分的市民。
这支留守部队的任务就是潜藏在城中,等待汉军发动夜袭的时候,里应外合夺取城门。
在行军的路上,柳鸿远的思绪似乎回到了与孙立德一同奇袭清马城的子,同样的夜晚,相似的行动。
奇袭清马城的时候,柳鸿远和孙立德是上下级兼好友的关系,如今,两个却已经是不死不休了。
柳鸿远回过神的时候,汉军到达了安临城的城下。
在汉军的里应外合下,安临城的东城门已被攻,曹弘毅的部队已经
城。
东城区响起喊杀声,河内军的守军正在与曹弘毅部作战。
按照战前约定,如果城中有埋伏,曹弘毅将及时吹号示警,既然没有得到曹弘毅的消息,意味着一切正常。
柳鸿远并不是一个婆婆妈妈的,直觉让他放弃当场下达总攻命令。
他决定采用更稳妥的战法。
柳鸿远决定再观望一会儿,得到曹弘毅的最新战报以后,再派主力城。
河内军在城的守军守备力量很松懈,但是城内的抵抗力量似乎很强,曹弘毅迟迟没能送回捷报。
即使是百战老兵,遭到夜袭也会手足无措,更何况河内军的军中有大量新兵。
按照柳鸿远的经验,遭受夜袭的部队根本无法形成抵抗。
将领的军令无法传达给士兵,士兵的慌又会迅速在军队中传播开来。
但是河内军却挡住了汉军的突。
柳鸿远招呼李天成和姜毅,要求两位将领收拢军队,做好战斗准备,但是,暂缓城。
柳鸿远手上的力量,是汉军的最后筹码,谨慎一些总没错。
曹弘毅带了一营兵力城,有曹弘毅在场,局势就不会恶化的太快。
确认没有危险之后再带领汉军城,一样来得及。
现在,柳鸿远要做的,只有等待城中的消息。
此时此刻,即使是坏消息,也比没消息来的要好。
柳鸿远没有得到曹弘毅的捷报,城中的喊杀声陡然变强。
几乎是喊杀声增强的同时,南城两侧拐角的墙上出现了大量火把。
每一个火把都是一名士兵,这些举着火把的士兵正通过城墙快速调兵,似乎要夺回东城门。
除了城墙上的河内军,安临城北城和南城方向各自有两支部队从城墙的外墙角下迂回过来,杀向城外的汉军。
借助黑夜的掩护,柳鸿远看不清河内军的兵力,但他却知道,河内军规模庞大。
柳鸿远心中一沉,河内军比自己想象中准备的更充分。
如果这一场仗失败了,柳鸿远将失去很多东西,包括争夺天下的最后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