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孙立德的推测(1/2)
孙立德猜到了柳鸿远会带兵南下。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就像孙立德不会陷柳鸿远的作战节奏一样,柳鸿远也不会被河内军的行动带节奏。
河内军进攻费翔等于是率先出手。
面对河内军的行动,柳鸿远共有三个应对策略。
下策是带兵支援费翔,费翔麾下也有一支成建制军队,汉军援兵完全可以与费翔配合,针对河内军的西行部队作战。
但是这个策略的价比最低,在汉军形成配合的同时,河内军也有相同机会,他们完全可以和北地郡的部队取得联合,汉军在整体实力上不仅没有优势,反而会陷
劣势。
费翔和他的军队同样不是柳鸿远的嫡系,不论忠诚度还是能力,都不值得新任,采用下策的风险太高。
中策则是派出奇兵截断武宁郡和朔方郡的通道,通过阻断武川郡支援的兵员粮,将战斗控制在北方,
迫安临城下的河内兵做出反应,在河内军行动中寻找
绽,并且将他们击溃。
中策的目标是安临城下的河内军,但是,这个策略需要分散大量兵力截断河内军退路。
这个策略效率极低,在截断通道的过程中,耗费大量兵力。
同时,这个策略也有很大风险,一旦河内军没有崩溃,费翔部率先被歼灭,汉军将失去一切。
上策就是集中主力南下,趁着河内军分兵,配合安临城的守军形成兵力优势,夹击河内军,一鼓作气击溃河内军,如果可能,及时西进,救援费翔。
孙立德所针对的,就是汉军的上策。
和柳鸿远一样,孙立德麾下也有很多才。
不论是姜文恺还是钟强,都拥有统帅大军作战的能力。
最终,孙立德选择让钟强统兵西进,姜文恺组织防守。
在孙立德的设想中,安临城战场更重要。
钟强的部队葬送在了百福城外,部队大多由新兵组成,战斗力更差,一旦汉军南下,孙立德没有信心用新兵挡住汉军的全力攻击。
留在安临城下的,是姜文恺的锐士营,和于璐统帅的德字营。
尽管孙立德认为柳鸿远会选择上策,孙立德还是多做了一手准备。
为了让柳鸿远放松警惕,孙立德将自己的王旗给钟强随军携带。
甚至于,孙立德把自己的衣服给郑成,郑成装扮成孙立德,跟在钟强身边,并且保持较高频率的露面。
安临城下的指挥任务则完全给姜文恺和于璐两个
负责。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防止有内通汉军,孙立德做了十足准备。
自从钟强带兵离开之后,孙立德就隐藏了起来,自己装扮成卫兵,随行在姜文恺的身边。
尽管做足了准备,孙立德依旧不敢大意,战场上的事不能说的太绝对了,也许孙立德认为的上策,在柳鸿远的眼中会是下策。
直到汉军不断南下,威武县退下来的将士们把汉军的行军规模和行军目标上报。
孙立德和姜文恺才正式开始制定作战计划。
得到消息的当天,河内军撤离原先的大营,在后方重新建立两座大营。
主营中大约有将士一千五百,由姜文恺统帅;副营中大约有将士五百
,由于璐负责。
河内军从一开始的战术思想就是防守反击,为了削弱汉军最强的骑兵力量,两座大营外都布置了鹿角。
当汉军到达安临城外的时候,孙立德和姜文恺两个最后一次探讨了战术。
战斗将会以防守为主,两营汉军互相支援,保证兵力使用的最大效率。
如果汉军攻主营,副营部队出兵支援,如果汉军攻副营,主营部队进行支援。
总之,依靠配合挡住汉军的进攻,为河内军消灭费翔争取时间。
争取到时间,钟强打通西边通道,北地郡的援兵进战场,孙立德不仅可以消灭柳鸿远,还可以顺势东进控制长山郡。
为了隐瞒身份,躲过汉军快马的侦查,孙立德以信使的身份前往副营,接手副营的防御工作。
通过俘虏,姜文恺得知了柳鸿远进攻主营的报。
姜文恺不敢擅作主张,派遣士兵把这份报通知于璐,于璐又转告孙立德。
得到报后,孙立德没有费神猜测柳鸿远的心意。
无论柳鸿远的目标是主营还是副营,河内军只要按照原定计划行动,就可以挫败他的所有谋和阳谋。
战斗开始之后,孙立德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得知河内王在军中,将士们士气大振。
为了封锁消息,也为了麻痹汉军,孙立德关闭了营门,不允许任何出
。
汉军主攻方向是主营,副营方向只投了小
部队佯攻。
孙立德终究还是被姜文恺的报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