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不断进攻(1/2)
孙立德最终决定进攻这支铁壁军。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如果孙立德放弃进攻,确实可以绕过这支汉军。
汉军的这一小队兵力,还是重装步兵,根本无法对孙立德造成任何牵制。
但是,如果孙立德不把这些扼守后路的汉军锐步兵消灭,放任汉军驻扎在战略要地上,河内军将会面临全军覆没的风险。
在重要据点被汉军占领的况下,即使孙立德成功和钟强合兵,也不过是把被围的河内军数量从一千
增加到了一千五百
而已。
河内军没有粮食,也没办法就地补充,唯一的选择只有在粮尽之前撤退。
这些铁壁军将士驻扎的地点,都在河内军撤兵的必经之路。
撤退的河内军无法回避这些汉军,无论是绕过还是强攻都需要时间。
现在孙立德可以选择取巧,绕过汉军据点。
可是,问题不解除,永远都是问题。
采用引新问题的方式搁置老问题,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不消灭这些扼守要道的汉军,河内军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战胜正面的汉军,然后从容后撤。
一旦正面的汉军没有被击败,河内军将会在汉军主力的追杀中撤退。
汉军据点将会打河内军撤退节奏,撤退很容易演变成溃败。
孙立德承担不起溃败的结果,因此,孙立德下达了进攻命令,提前解决这些问题。
非常时期,采用非常手段,孙立德派出手上全部兵力,从四个方向同时对村子发起进攻。
所有的方向都是主攻,利用数优势瓦解汉军的抵抗。
尽管孙立德身先士卒,甚至为了提高部队的协作能力,把卫兵派到军中督战。
孙立德还是为拿下村庄付出了代价。
汉军在打退河内军三次进攻后才被围歼。
在这个小村子里,孙立德花费了近四个小时,伤亡三十余名士兵。
村中的汉军被全歼,没有一漏网。
战后,孙立德缴获了一批完好的铁甲和粮食。
孙立德的判断是正确的,汉军确实做足了长期驻守的准备。
消灭了这小队汉军,孙立德立即组织将士出村北上。
为了维持行军速度,孙立德没有把缴获的铁甲发放给将士,依旧命令将士轻装行动。
那些抓捕的汉军俘虏承担起了河内军的运输任务,不仅运输军备和粮,俘虏们还得照顾河内军的伤兵。
这种时候,对敌仁慈就是对自己
残忍。
虽然孙立德对于自己同样严格。
经历战斗后的将士并没有得到休整,而是被要求北上。
在行军路上,孙立德遭遇了汉军的其他两个据点。
孙立德同样采取了四面围攻战术攻了这两个据点。
这两个小队的铁壁军战士被全歼。
铁壁军将士的抵抗越来越弱,但是河内军将士的伤亡却在不断增加。
河内军的进攻速度明显超出了汉军守将的估计。
汉军守兵简直就是仓促参战,将士们连铁甲都没来得及穿上。
河内军的新兵将士在战斗中不断积累经验。
在进攻最后一个据点之前,孙立德鼓舞将士们打下据点立即休息。
将士们凭借着强大的意志力坚持到最后。
孙立德估计将士们的体能和力已经到达了极限。
当即安排将士流休息,同时派出快马打探军
。
时间很快到达了中午,在将士们生火做饭的时候,快马已经回村。
大量快马死在了侦查路上,当然,敌也付出了代价。
利用这段时间,孙立德抽空休息了一会儿。
孙立德被郑成喊醒,快马带回了最新的消息。
钟强的部队被围在了百福城附近。
作为战场中心的百福城,此时正处在河内军的控制中。
除了百福城,河内军还在城外占住了几个据点,增加了防御纵。
汉军增加了攻势,在汉军的不断进攻中,百福城外的河内军据点不断丢失。
如果没有援军,河内军困守孤城,只是个时间问题。
百福城外,汉军进行了大量兵力调动,集结在百福城附近的部队越来越多。
快马根本无法接近百富城的核心,从百福城到孙立德驻地的区域已经被汉军封锁。
汉军拥有骑兵,机动能力远胜于河内军,百福城附近地势平坦,汉军掌握主动权。
河内军的部队数量并不比汉军少,问题在于,汉军不会和河内军决战,反而利用机动不断进攻河内军的弱点。
军中缺粮,部队机动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