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行船(1/2)
孙立德牵着黑珍珠上船,管马士兵从孙立德手中接过缰绳,牵走了宝马。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通过卫兵,发出了命令,汉军完成登船之后不必请示,立即开船。
在士兵的引导下,孙立德找到了王春。
这个北康县令身边的失意门客,这个三川郡时的落魄书生,此时正意气风发的站在船舷边,静静地吹着风,看风景。
孙立德走到王春身边,笑着说道:“王先生真的是好兴致,大军即刻出发,战事在即,王先生还有心赏风景。”
王春笑了笑,说道:“王春一介书生,既不懂水流船速,也不懂后勤管理,这船上各项事务都有专负责,不论呆在船舱里,还是站在甲板上,我的存在对于行船本身,没有任何帮助,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出来看看这秀丽的山水。”
孙立德:“这秀丽的外表,不过是一种伪装,黄河蕴藏巨大的能量,黄河改道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又让太多的家庭家亡,王先生千万不要小看这黄河。”
王春:“不论黄河有没有改道,这河水的能量一直很庞大,这些能量不是突然产生的,现在只是隐藏起来而已。”
“是否造成危害与河水本身无关,有河道引导,河水可以一路东进海;失去了河道的束缚,河水才会真正的肆虐起来。”
王春转过,看着孙立德:“主公何不享受一番黄河的平静美,等到行船的时候,主公会有另外的感受。”
大概是为了响应王春的呼唤,王春话音刚落,船只开始发生摇晃,整条船顺着河流往东行驶,两岸的景色开始倒退。
孙立德没有去看风景,他参加了多次水路行军,行船的风景早已对他失去了吸引力。
孙立德决定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眼下的大汉就如同这不断上涨的黄河,已经处在了最危机的关,河水的水位不断上升,即将引发水灾。”
“无数的主动或者被动的参与其中,有的
试图疏通河道,希望消弥水患;有的
试图推波助澜,达成险恶的目的;有的
则置之不理,认为水患与己无关。”
“王先生认为我应当怎么去治理这河水,让黄河重新安澜。”
王春:“恢复大汉秩序可比安澜黄河困难的多,如果主公只想修复河道,那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驱赶消灭所有坏黄河稳定的异心者,尽
事,然后听天命,也就够了。”
“但是,如果主公想恢复大汉江山,就不能采取这种简单粗的处理手段。”
“哦?”
王春:“任何的汉民,不论好坏
,首先都是汉
,将来都是主公治下的子民。”
“心是复杂的,对与错之间并没有准确的界限,就像这黄河的水,在河道中,不仅可以成为行船的助力,还能养活两岸的作物和
;然而这河水一旦越界,不仅给两岸百姓带来灾难,还会伤害到河水本身。”
孙立德:“王先生的意思,是让我放弃使用武力咯?”
王春:“主公明鉴,这正是我要跟主公说的,在这世之中,好
在某些
况下会作恶,坏
在特定环境下也会做善事,一味的使用武力不仅把恶
上绝路,还会迫使好
作恶。”
王春盯着孙立德的眼镜,似乎在观察孙立德的反应:“主公之所以会征调三川郡的船只,是为了经由水路行军。”
“水路确实能够节省时间,前提是我军不会遭受沿途的势力攻击,水路上有一批沿河建造的大城,这些城市由于环境优越,众多,同样规模较大。实际控制这些城池的
,都是地方上有能力或者有权势的
。”
“就像主公所说的一样,黄河泛滥在即,治河与坏的
始终是少数,大多数的
是漠不关心的第三方。”
“对于这些来说,你治理黄河,他们未必关心,你
坏河道,他们也不一定反对,这些
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只在乎治河是否侵害自己财产,只在乎黄河泛滥区有没有覆盖自己的领地。”
“如果我猜的没错,孙将军的行军目的是迂回到武宁郡,甚至于夺取王城。”
孙立德点点,他从没有跟王春谈论过自己的计划,但他王春的眼光确实毒辣,看出了孙立德的真实意图。
王春并不是一个书呆子,早在很多年前,他就游历了整个大汉,在陆谦手下的时候,王春再次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对于王春,孙立德没有什么可隐瞒的。
孙立德把自己和李勇两个商量的计划说了出来,供王春参谋。
对于孙立德和李勇制定的计划,王春非常赞同。
王春不仅帮助孙立德重新分析了战略的优缺点,还针对汉军可能遭遇到的地方豪强反抗,提出了以疏代堵的处理策略。
王春和孙立德的看法相同,不建议汉军把时间用在处理地方豪强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