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触即溃(1/2)
孙立德确实有自信的资本,匪兵比孙立德预想的更加孱弱,整个战场的形势比孙立德设想中更乐观。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当汉军行进到匪军阵前百米位置时,将士们开始冲锋。
面对汉军的冲锋,那些没有战斗经验的匪兵变得手足无措,甚至不知道举起兵器摆开防御阵型,匪兵的第一阵迅速变得混。
匪阵中原本员稀疏的地方变得更加稀疏,原本
员密集的地方变得更密集。
汉军顺利完成了中路突,匪兵前阵一触即溃。
溃兵开始朝着队列两边逃散,汉军也不追赶,径直冲向匪军的第二阵。
由于匪兵败退速度太快,第二阵的匪兵根本没有来的及支援前线。
受到前阵速败的影响,匪兵的第二阵同样战意动摇,阵型有些松动。
尽管阵型有些松动,但是匪兵不论从兵甲良程度还是
员素质水平上,都有跟汉军一战之力。
在匪兵最需要提升士气的关键时刻,匪军的首领带着亲信骑马逃亡。
土匪子这一逃,原本还能勉强维持的匪军大阵开始崩溃。
直到匪军败退之后,汉军的龙骑兵小队还在冲锋的路上。
整个战场形势变化太快了。
原先负责阵任务的龙骑兵变成了追击残敌。
汉军取得了巨大战果,眼前这支五百的匪兵只逃出去了少量骑兵,大多数匪兵被俘虏。
看着被带过来的土匪俘虏,孙立德有些无奈。
自己的龙骑兵太能了,将近五百
的俘虏,如果带在身边,每天需要准备大量粮食养着这批
。
这次的遭遇战也给孙立德提了个醒。
未来一段时间的平匪战斗中,汉军将会抓捕大量俘虏,俘虏的处置工作是未来一项重要军务。
俘虏不仅需要粮食供养,还需要员管理。
孙立德的部队虽然缺少部队,但也不能将这些俘虏照单全收,军粮有限,养不活太多。
对于俘虏,孙立德首先解除了武装,可以继续使用的兵器装备都被孙立德收好。
至于员处置上,孙立德也不能把俘虏关进团旺县的大牢。
团旺县的整个官僚系统都崩溃了,就连大牢都处于无管理的
况。
全天下都是贼的时候也就天下无贼了。
孙立德只能在军前完成俘虏的处置工作。
孙立德的做法简单粗,要求匪兵们互相指认,被指认之
有杀
、劫财等恶劣行为的,就地正法。
举报有功和新伙无罪的新匪则得到释放,孙立德命令这些被释放的土匪各回原籍,不能停留。
处理完俘虏问题,孙立德一边派汇报军
,另一边收拾部队继续向东追击。
沿途孙立德连续击了两
匪兵小队,取得杀伤的同时,孙立德还缴获了大量物资。
孙立德还俘虏了一名领。
孙立德看向眼前的这个光,此
就是孙立德俘虏的第一名燕山匪军
领。
光本来是汉军的一名小队长,在去年大月
侵之时丢失了驻地,部队兵员减员惨重。
和升龙岗上的那个百夫长一样,在兵败之后光选择了上山落
。
光当时的选择并不能是错误的,毕竟和大月
作战时损失了大量军官,留在军中很危险。
然而大月很快被柳鸿远击败,退出北地郡,光
不仅没有混上军功,北方平定,百姓无心上山,光
还没有办法召集到足够数量的喽啰兵。
这次鲜卑侵给光
提供了机会,大量的灾民上山落
。
光利用自己在军中学习的管理方法和指挥能力,将这些灾民组织起来,通过几次小的战斗打出了名号。
在鹤山之战,光接受了宋致远的邀请,带领部众加
了燕山军。
从光中,孙立德了解到了燕山军的行军目的。
宋致远召集了所有新旧领,在陈先生的建议下,选择连夜离开燕山,进行东部攻略。
燕山匪军不动则已,这一出动就摆出了全军出击的架势,燕山只留下了小部队。
为了不让匪兵有后顾之忧,土匪家属都被带着一起行军,匪军的最终目的是北地郡东南大城-龙岗城。
龙岗城靠近盘龙山,即使战事不利可以选择上山打游击。
盘龙山的地势远远比鹤山更加优越。
盘龙山不仅比燕山更接近大汉腹地,还位于三郡界位置,条件允许的
况下,可以朝着任何方向扩张实力,形势不利又可以收缩部队。
至于原先的燕山留守军则由花云带领部队进行守卫。
依靠对地形的熟识,花云即使无法和汉军决战,却也可以稳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