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归(1/2)
联军没有办法将鲜卑甩掉,只能且战且退。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联军虽然拿鲜卑没办法,鲜卑
同样吃不下联军,因为了解了联军的防御能力,鲜卑
再也没有使用骑兵冲击联军军阵。
鲜卑的骑兵拿汉军没有办法,联军却对鲜卑
毫不客气。
鲜卑为了增加骑
的命中率,他们选择了接近联军军阵进行
击。
联军抓住机会,使用骑兵发动了一次反击,打了鲜卑一个出其不意,两翼的骑兵突然杀向鲜卑
骑阵,躲闪不及的鲜卑
被杀的
仰马翻。
鲜卑没有想到汉军敢于冲杀,根本毫无防备,就连孙立德这个业余骑兵,都在这次反击中斩杀了一名鲜卑
。
等到鲜卑做出反应,派出其他骑兵接应的时候,汉军骑兵已经撤退了。
得到教训后的鲜卑开始加强对汉军的侦查,骑
的时候随时保持着警惕,再也没给联军机会。
联军做了几次试探进攻,却没能取得有效战果。
鲁连秋命令部队开始加快行军速度,为了增加速度,减少负重,大量的物资被损毁后丢弃。
联军南撤,鲜卑则跟在身后追击。
等到联军离开克兰原,撤回汉地的时候,鲜卑
止住进攻的脚步。
鲜卑军阵中冲出了一支
马,这支
马携带着军旗,似乎是鲜卑
的高级将领,因为距离太远,孙立德看不清鲜卑
将领的面容,但孙立德可以确信,韩约一定在军中。
进汉地之后,汉军和大月军没有立刻分离,军队一起到达了清马城外。
经过鲜卑的这番追逐,联军兵员伤亡不算大,但是战利品损失极大,那些在鲜卑
大营内掠夺的牛羊、抓捕的俘虏损失惨重。
正因为战利品损失大,所以士兵们普遍士气不振。
此次鲜卑吃了如此大亏,必然不会善罢甘休,为了挽回士气也会采取报复行动,无论是汉军还是大月军,都有遭受报复的可能。
鲁连秋和大月的王子在清马城外重申了盟约,还宰杀了一
牛盟誓。
双方不仅重新约定好攻守盟约,鲁连秋还当场表示会和大月进行经济合作加
感
,汉
用铁器
换大月
的战马。
不论是铁器还是战马,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双方能够换这两种物资,足以表明对于盟约的重视。
盟誓之后,大月押解鲜卑牧民战俘和战利品向东离去。
等到大月走远之后,鲁连秋又召集了唐永和北境军的将领进行谈话。
孙立德推测,鲁连秋希望两位将领守住自己的防区,不求挡住鲜卑的军队,至少盯住鲜卑
的动向,对于重要军
及时示警。
唐永二将在谈话结束之后就带着本部马离开了,各自返回驻地。
鲁连秋随后组织汉军骑兵开始南归。
经过连番战斗,汉军骑兵损失惨重,原先二百五十七的骑兵,在战后顺利返回的,不足一百五十
,孙立德的三十名骑兵只有二十二
活着归来。
骑兵虽然少了,战马却多了,孙立德不仅牵走了死者的战马,还夺取了大量无主的马匹。
有了这些马匹,孙立德完全可以在回军之后武装起一支小队的骑兵。
在北地郡这样的战场,充足的骑兵力量完全可以决定一场战斗的走向。
汉军将士朝漠杨城行军,行军途中遇上了一名传递军的快马,快马表
慌张风风火火的寻找鲁连秋汇报军
。
快马是从南方赶过来的,孙立德判断南方的燕山匪必然产生了变化。
孙立德没等多久,鲁连秋的卫兵就到达了孙立德的小队,鲁连秋准备给孙立德安排最新命令,要求孙立德去接令。
孙立德到达鲁连秋身边后,鲁连秋的表很凝重,脸上完全失去了笑意。
鲁连秋说道:“我在北上进军之前,就已经命令燕山附近州县官吏增加对燕山土匪的报探查,根据快马汇报,燕山土匪起事了,匪兵已经集结了队伍,正在朝西行军,沿途招兵买马声势浩大,匪兵数量至少在两千以上,行军目标似乎直指北康县。”
听到燕山土匪向西进兵,孙立德有种不妙的感觉。
燕山土匪如果真的选择自立,想要扩张势力,最好的办法是向东进军,汉军的主力都在北地郡的西北,北地郡东南防务空虚,受到战火波及程度较小,战后的缴获也可以补贴军用,东进战略是燕山匪徒的最优选择。
即使不选择东向进兵,宋致远还可以选择南下进兵,进三川郡宋致远的威望和影响力或许会大打折扣,但他可以利用三川郡的产出积聚实力,借助三川郡的地形进行防守,这也是孙立德认可的稳妥策略。
现在的燕山土匪居然放弃了孙立德认为的上策和中策,进攻贫穷的北康县,这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