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分赃(1/2)
鲜卑的主帐比孙立德想象中更穷。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孙立德在帐篷里翻箱倒柜,却没搜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回想起周国的那些将军郡守,孙立德发出了感慨,“游牧民族的王子也太穷了吧。”
孙立德倒也没有失望,他是见过大世面的,对于缴获战利品的渴望并不强烈,对他来说战利品只是附属品,他需要的是战功。
孙立德已经抓获了千夫长,立下了战功,有战功护体,相信鲁连秋不会追究自己的擅作主张。
孙立德把千夫长和尚未烧毁的文件都给了鲁连秋。
鲁连秋拿着文件去找大月翻译,大月
和鲜卑
虽是死敌,两方的文字却有很多共同点,鲁连秋希望从文件中解读鲜卑
重要军
。
千夫长则被鲁连秋的卫兵带走,千夫长终究是鲜卑的中级军官,必然能提供大量
报。
凭借这份战功,鲁连秋没有追究孙立德的擅自行动,反而提出要给孙立德报功。
孙立德只是希望立下战功,对于报功的结果并不报任何期待。
孙立德灭亡了周国,为汉国立下了大功,但自己这个功臣却被赵哲说撤换就撤换掉了。
孙立德认为,赵哲对自己有愧,仅仅因为这份愧疚,赵哲就不可能重新启用自己。
在赵哲的心里,或许从来没有想到过孙立德还能有机会复起。
孙立德也利用了赵哲的诏书漏,通过招募一支军队重新回归军旅生活。
毕竟赵哲只是撤掉了孙立德的官职,从没有说过永不录用,正因如此,孙立德才抓住机会复起。
孙立德立战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尤其是提高自己在北地郡军民中的影响力。
以前的孙立德虽然屡立战功,却声名不显,孙立德决定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
只有让认识自己,才会有获得追随者。
因为有了更大的野心,所以孙立德可以放弃眼前的小利。
孙立德可以不考虑奖赏,士兵们的利益诉求却必须满足。
孙立德带领士兵们进营中,搜索战利品。
鲜卑的主帐都那么贫穷,更何况是整个鲜卑
的营地了。
然而量变引起质变,不值钱的东西捡多了,也可以收获不菲的价值。
鲜卑营地中规模最大的战利品就是那些牛羊了。
牛羊的价值虽高却难以携带,只有当士兵们缴获不到其他战利品的时候,才会考虑这些牛羊。
因此,那些营地中的帐篷成为了士兵们搜索战利品最主要的目标。
孙立德自然知道士兵们想要什么,当即给士兵们放假,士兵们兴冲冲的离开了。
除了跟随自己杀敌的士兵,那些在营外留守的士兵也没有被孙立德忽视。
孙立德回到自己带队下马的地方,那两名称职的士兵依旧坚守在岗位上。
军中赏罚最忌讳的就是不公,战友们在营地中发财,这两名士兵却在营地外喝西北风,士兵心里自然会有怨言。
孙立德从两个士兵的手中接过看马的工作,亲自看管马匹,让两名士兵前往营中搜索战利品。
两名士兵兴冲冲的离开,孙立德开始复盘整个战斗过程。
孙立德的进攻冒了很大的风险,鲜卑的大营中至少有千
以上的游牧兵。
孙立德带了四十个就对大营发起了攻击,如果不是鲜卑
的组织效率太差,孙立德这一支小队就死在了营里。
汉军本来就占据了优势,孙立德完全没有必然进行冒险,冒险之后其实没有收益。
至于鲜卑的大王子,孙立德倒也没有觉得很可惜,在当时那个环境下,这个大王子穿着太普通了。
普通到孙立德认为此就是一个普通的游牧民。
汉军需要尽快撤退,如此才能避免被鲜卑攻击。
汉军在掠夺上消耗了大量时间。
看着太阳一点点的落下,黑夜正在降临,孙立德开始迟疑,孙立德认为鲁连秋的撤军命令下达的太晚。
汉兵到达克兰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达成目的后没有及时撤退,耽误了太长时间。
直到天黑,汉军终于完成了掠夺任务,开始组织撤退。
至于战利品的分配,汉军和大月在分赃上达成了一致。
除了少数的鲜卑军官,大量鲜卑
的俘虏由大月
带走,营外的牛羊则主要由汉军处置。
联军拿走了几乎所有能够带走的东西,所有带不走的东西都点火烧毁。
在熊熊火光之中,汉军集结好队伍开始撤兵。
孙立德的小队原先有五十名骑兵,战后阵亡失踪的数达到了十三
,这还是没有计算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