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剿匪行动(1/2)
作为汉国北方的两座边郡,北地郡匪患现象一直很严重。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大量的逃兵、不法分子在郡内的山林落为寇。
这些土匪势力以宋致远的燕山土匪规模最大。
如果仅仅是不法分子和逃兵为主,北地郡的匪患倒也处在可控规模。
鲜卑的连续
寇和官府的不作为让太多的平民家
亡,丧失了生活来源。
秋收已过,家中无钱又无粮,留在残的家中,必然会死;上山落
,可能死,也可能不会。
因此,落为寇成了平民谋生的一个最主要选择。
被落
的平民才是土匪中的主要构成部分。
这些平民有的因为躲避战上山落
,有的是被土匪掳掠上山被迫
伙。
除了少部分的铁杆悍匪,大部分的土匪并不是铁了心作恶。
赵哲的诏书,其实对减轻匪患有一定的帮助。
孙立德就在漠杨城外见到过一些土匪出身的义军。
但凡有选择的机会,大多数不愿意当土匪。
也正因此,很多土匪会觉得当兵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至少能够得到官府的接济。
孙立德知道,这些土匪子打错了算盘,汉国本就没有官府养兵的传统,除了战事,平
的军备和粮饷都是自己管理。
孙立德的锐士营之所以有官府提供的饷银,那是因为北地郡的郡守柳鸿远。
如果没有柳鸿远的支持,锐士营将会和大部分的汉军营伍一样,自己承担粮饷和军备。
也正因此,汉国的营伍大多军纪极差,军官很难约束住手下将士,哪怕是各个周郡的郡城兵。
神机营、突骑营和铁壁军都是用钱砸出来的强军,只有金钱跟上了,士兵们才愿意卖命。
尽管汉国军制有很多缺陷,但汉军的战斗力依旧在中华诸国中排名靠前。
汉国虽然不提供作战部队军备和粮饷,但是战利品清点标准放的很松。
战利品的缴获几乎是士兵们的唯一生活来源。
也正因此,将士们在战场上厮杀起来很勇猛,汉国将士的敢战风气在整个中华大地都很出名。
汉兵的敢战又和周的勇武不同。
如果说周会因为敌
的强大激发斗志,那么汉兵只会因为敌
的强大而丧失战意。
为了维持麾下将士们的战斗力,孙立德决定实施自己的剿匪计划。
北地郡,尤其是北地郡的北部,充斥着各类武装。
被汉军无能刺激到的不单单是鲜卑,受到兵灾的灾民同样也受到了刺激。
无力反击鲜卑,汉国官府的威望在平民百姓的心中正不断失去失去分量。
建立信任需要很长时间,毁掉信任却只要一瞬间。
赵哲的诏书同样也限制了小匪帮的投靠,诏书上最低一百的下限,就已经关闭了很多小匪帮从良的门路。
组织起一百只是一个开始,如何管理和维持住这支部队是一件更重要的事
。
就连孙立德都觉得养兵吃力,更别说其他小匪帮了,能够变身为义军的武装只是少数。
孙立德的目标就是这些小匪帮。
受部队规模限制和军队战斗力限制,孙立德不能选择强大的土匪当做目标。
孙立德选择目标的目的只有两个:1、有钱,至少战后能够得到大量战利品;2,较弱,孙立德的部队能够将这支匪军一吃下。
早在练兵的这两天,孙立德就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打听过境内的土匪。
孙立德从形形色色的匪帮中挑选了两个目标。
孙立德挑选的第一个目标是升龙岗,孙立德还是一名士兵的时候到达过这个山岗。
升龙岗位于清马城北部,丘陵地形,适合步兵作战。
据说,升龙岗内有一伙大月的
军,领
的首领是一名大月
百夫长,因为打了败仗怕追责,索
落
为寇,打家劫舍,倒也吸引到了很多
投靠。
孙立德的第二个目标是景安村,这个村庄原本就是一座军事重镇,柳鸿远曾经以此处为据点和金乐成进行反复拉锯。
鲜卑屠村之后,这个村庄被废弃了,一伙马匪占据了这个村庄,打劫往来客商。
为了达成作战任务,孙立德给士兵放了半天假,自己也去城里补足了箭矢。
第二天一大早,孙立德带着部队朝着升龙岗方向行军。
如果是骑马,孙立德只需要半天时间就能到达升龙岗,然而汉军缺马,只能以步行方式行军。
在黄昏的时候,孙立德率领部队来到了升龙岗外。
升龙岗的土匪很有侦查意识,在岗外有探子值守。
汉军刚刚出现就被升龙岗的探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