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虚实(1/2)
孙立德在城下重整队伍,军队简单重整后,蒋继嗣和陈兴昌两个也来到了孙立德身边。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孙立德命令两个营官继续带领部队围剿残敌,周军的主将已经投降,北门守军被全歼,西门守军被击溃,周军已经没有机会了。
和周军的惨败相比,汉军锐云集,尽管陈兴昌蒋继嗣两个
虽然年轻却经验丰富,配合蒋庆,汉军已经锁定了胜局。
孙立德要扩大自己的胜势,将汉军的威慑扩大到郡。
孙立德从第三第四两个营中各拨出两个小队,配合孙立德带领的士兵,孙立德组织起了三百五十名士兵,孙立德带着这些将士出城,为了更好的掌握周地的况,孙立德让徐志远随军行动。
孙立德之所以急匆匆的带兵从出发,倒也没考虑过要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
在孙立德看来,汉军夺下两座县城和一座粮仓,消耗了一天时间,汉军又没有足够兵力封锁消息。
附近的周军必然已经知道汉军的登陆报,产生了警惕,汉军的机会不多了。
机会不多并不代表没有机会,稳定战果需要时间,第一第二营的合兵同样需要时间。
正是在汉军无法大规模用兵的前提下,孙立德才决定带领小部队北上观望战局,如果有机会,就扩大战果,没有倒也无所谓。
孙立德和几名小队长混了个脸熟,这些军官都是从老兵中提拔起来的。
陈兴昌和蒋继嗣似乎很重视孙立德的安全,派出的统兵队长都是原先锐士营的老兵,老兵不同于新军,对于孙立德的军令不会有任何迟疑。
有这些军官帮助,孙立德不用担心临战之时,指挥系统出问题。
孙立德还集合了两支快马小组,一支部队往北,另一支部队往西,分调查周军的动态。
孙立德得不到其他报,只能依靠直觉带兵,他带领部队朝着西北方向走着。
在队伍的中央,孙立德骑在马上不紧不慢的跟着汉军行军,跟在孙立德身边的除了郑成带领的部分卫兵,就剩徐志远了。
孙立德对于这名安泰城守将的印象并不好,不仅没有统兵才能和个勇武,甚至于在旧部心中都没有威信,尽管如此,孙立德对徐志远的态度依旧很热
,千金市骨的道理孙立德很懂,徐志远怎么说也是目前为止投诚级别最高的周军将领了。
徐志远同样很珍惜在孙立德面前表现的机会,他在孙立德的面前信誓旦旦的承诺招降旧部,却在北门城墙上被王龙打脸,为了挽回印象,此刻正准备好好表现一番。
徐志远知道自己的报优势,连忙跟孙立德介绍起了安泰城附近的
况。
安泰城位于源尧郡的西侧,继续往西北行军就会到达周国的腹地西昌郡了,周国的王城就在西昌郡。
孙立德点点,表示自己明白,作为汉军的最终目标,孙立德在行船的时候已经进行过了解,孙立德懂得
报的价值,不会轻易放弃任何搜索
报的机会。
徐志远并没有在王城待过,他对于王城的了解也仅仅只剩下地理形势了,孙立德倒也没有失望,报都是慢慢打探出来的,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捷径可以供自己走。
孙立德更好奇的是周军部署问题,汉军明明在昌宜城整军了好几天,周军却没有进行像样的防御,安泰城城防守备非常松懈,孙立德不相信周王的心会这么大,完全不考虑汉军西进的可能。
安泰城不仅控制泰湖,还是周国的粮仓,不论是军事地位还是经济地位都非常重要,在孙立德看来,即使没有汉军的威胁,周王也应该在这里部署重兵。
听完孙立德的问话,徐志远不再犹豫,直接说出了原因,作为周国的重地,安泰城确实有部队,不算码上的守兵,仅仅安泰城的城兵就有近八百
。
至于孙立德到达昌宜城的消息,周王其实并不知道,当汉军夺取昌宜城的时候,汉军封锁住了消息。
汉军夺取东岭山金矿的时候,周军的溃兵确实把汉军的行军消息报给了马利群。
大概马利群知道东岭山金矿的重要,知道这份责任太重,他负担不起,便强行压制下了汉军的军
。
孙立德有些明白了,这个马利群和北地郡的县令李天德是同类,为了隐瞒失职,所以先藏起军
,在领导做出处罚之前,做出立功表现,然而这些
的能力达不到要求,导致战争局面彻底失控。
对于孙立德的汉兵,周王非常重视,收到汉兵和柔兰联盟的消息后,周王不仅命令北军南下,还派出了周虎统帅一千
北上柔兰郡。
周虎是周成的孙子,一直都在禁军中任营官,周王希望周虎能够继承他爷爷的能力和威望,部队除了征召兵外还有五百的禁军。
孙立德总算明白了事的原因,依靠传令兵传递
报,本就有延迟,汉军的行动又足够快,只怕此时周王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