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泰湖(1/2)
衡水向西的这条支流叫做浑河,随着河流不断向西,河道变得越来越窄,汉军船队只能排成一支长蛇阵朝着河道内行进。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幸好周军没有在河道上设下埋伏,汉军的船队可以顺利的通行
用了一天时间,汉军到达了泰湖。
在行船的时候,船队遇到了一些商船和民船,汉军倒是没有产生任何攻击行为,孙立德只是命令将士把这些民船驱离。
所以,当汉军船队到达泰湖的时候,整个湖面非常平静,看不到任何的民船。
泰湖有一座码,码
上同样空空如也,除了几栋房子孤零零的立在码
旁边,码
上一片狼藉,随处可以看到打翻的货物和
碎的器皿,由此可见周军撤退时候非常慌忙。
孙立德并没有大意,普通士兵可以粗心大意,但他作为全军的统帅必须谨慎小心,孙立德命令几艘小船上的汉兵先行一步,驾船前往码进行打探,摸清楚码
上的
况,尤其是空房内的
况。
小船上的士兵承担起探子的工作,首先检查房间内有没有伏兵,其次还要确认周兵没有在房间里设下机关。
事实证明孙立德确实多虑了,屋内的景象和码上的景象差不多,同样是一片狼藉。
确认码安全没有埋伏后,船支开始靠近码
,汉军开始登陆。
最先完成登陆任务的是快马小队,这支侦查部队上岸之后没有做任何停留,立即分成了五个侦查小组,朝着不同的方向分散开来,执行侦查任务。
汉军的其他部队也随之开始登陆,泰湖上的码规模足够大,足以停泊全部的周军船只,几艘船上的汉兵几乎是同一时间开始登陆。
尽管节省了士兵的登陆时间,汉军完成登陆任务耗费的时间却完全没有低于汉军在昌宜城登船的时间。
汉军卸载物资用掉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士兵登陆花费的时间。
等到汉军的将士完成登陆,船上的物资也全部卸下后,时间又过去了一个小时。
利用将领们整顿队伍,李文华清点物资的时间,孙立德命令船队返回昌宜城,接受钟强的调遣。
等到码上的军队整顿完成,物资清点结束,打探
报的快马也陆续返回了码
。
快马给孙立德带回了第一手报,包括孙立德最关心的安泰城的
况。
天色已晚,汉军需要寻找地方安营扎寨,安泰城是最好的选择,因此打探安泰城方向军的快马率先说起
报。
经过快马的报告,孙立德知道汉军的行踪已经露,周军安泰城的守兵已经封锁住了四座城门,不仅快马没有办法伺机进城,就连逃难的百姓们也被拒之城外。
安泰城守将的反应倒也没有超出孙立德的预料之外。
安泰城是周国的四座粮仓之一,地处周国腹地,又紧靠泰湖,安泰城也是四座粮仓中最富饶的一座,如此重要城池,必然不能有失,守将的做法不能说不对,但孙立德还是认为周军守将太胆怯了,因为他封闭城门的时间实在太早了。
安泰城却是汉军必须夺取的一座重镇,安泰城的重要不仅仅在于它的地理位置险要,控制着泰湖的出
。
孙立德更需要安泰城内的储粮,一旦汉军攻克了安泰城,孙立德所担忧的军粮问题便不再是问题。
让孙立德赶到棘手的问题在于他并不想部署士兵强攻安泰城,距离到达周国王城,还有一段距离,攻城略地势必会让部队受到损失,损失的士兵无法补充,汉军将会在一次次的胜利中崩溃。
孙立德沉默了,孙立德希望采取更巧妙的方法攻城,采取那些可以减少部队伤亡的办法。
孙立德没有立即做决定,这是他的一惯做法。
虽然孙立德做出决定之后会态度坚决,但在决定做出之前,他会想尽办法搜寻所有可以参考的报信息,辅助自己做出那个看上去最正确的决断。
在孙立德的询问中,其他的四组快马也纷纷进行了报告,并不是每一组快马都得到了有用报,除了两组快马发现了另外两座县城,两座县城也加强了守备,在汉军快马的眼中守卫十分松懈,剩下的两组快马则毫无收获,仅仅因为约定好了返回时间,才回来报告。
这也是孙立德的一个习惯,没有报本身就是一种
报,它也反应出问题。
在现在的况下,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至少说明了周
没有设置伏兵。
听完快马的汇报,孙立德命令快马自行休息,随后召集了陈兴昌、蒋庆和蒋继嗣三个商议下一步的军
。
依然是蒋继嗣先发言,他建议汉军直接发动进攻,汉军不仅士气高昂,随着船队的离去将士们失去了退路,只有奋勇夺下安泰城,将士们才能够在城里度过这个夜晚。
对于蒋继嗣的看法,陈兴昌持有不同的看法。
陈兴昌认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