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想办法保人!(2/3)

铭淇自己擅作主张的。

当然了,里面有很多是属于投机之辈,想要以此来获得好名声。

可不管怎么说,这事儿景和帝又不可能不管,总得给出一个说法来。

好嘛。

第一个大篓子景和帝还没想好怎么解决,柳铭淇第二个篓子又捅天了。

这是随着之前他的整体作战计划,一起送到京城的。

实际上到了京城的时候,锦州城的反攻已经开始,整个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了。

虽然主意是柳铭淇出的,但文书奏折上面是以廖石聪的签名为主的。

大康有这个好处,不像是北宋皇帝那样,画下各种阵图,遥控指挥前线将军你必须怎么怎么做才行。

从太祖开始,他们就喜欢放权。

放权给边疆的大将军、总督们来做出决定。

这样就能够根据瞬息万变的战局,做出最有利于大康的决策。

至于说尾大不掉什么的,大康的皇帝和朝廷们并不担心。

因为大康最锐的禁军九卫,一直牢牢的掌控在京畿地区周围。

哪怕是某一卫的大将军率军出去了,这禁军九卫的家属还在京畿地区生活着呢。

一旦有说要造反,那这些禁军能豁出全家命跟着

你开什么玩笑!

只要禁军不造反,那么一切都好说。

更别提大康这些年的农业和商业做得都挺好,老百姓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于是更没有什么造反的土壤。

话题说回来。

廖石聪没有撒谎,奏章上说明了整个作战计划都是柳铭淇提出来的。

其实一切都非常好,连葛松道、周之孝等通军务的大佬们都拍案叫绝,一看就断定,这个连环计划一定能能成功。

至少斩杀两个城下的十五万室韦联军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关键在于这计划之中有一个很犯忌讳的事

那便是柳铭淇建议直接放弃掉已经不堪大用的锦州城,紧缩回山海关以内去,等待时机成熟再重新夺回锦州城。

这下子可是捅了大娄子!

因为这就算是大康建国八十多年来,第一次丧失掉大片的领土,以及放弃一个有象征意义的雄城。

锦州对于东北的防务重要,是白痴都知道的。

那就是大康面对世上第一强悍的室韦的第一道屏障。

现在你说放弃就放弃了?

出卖国土!

丧权辱国!!

一时间,朝廷里面到处都是各种争议,且以反对和愤怒的居多。

实际上上面的那些大佬们,比如几位丞相,都没有反对。

甚至于葛松道还说了一句“在战略上,德王殿下做得非常好”。

不过没有用。

葛松道说话的当天就被五个御史给弹劾,两个御史当着他的面儿痛骂他。

当然了,皇帝还是守住了的。

他根本没有理会那群在下面磕如同死了爹娘一样的家伙们。

要斩我家铭淇?

疯了吧你们?

且不说他是我侄儿,只凭着他在东北的力挽狂澜,舍生忘死,我就不能杀他。

不然到了以后,谁敢尽心尽力的为国效力,为大康的江山社稷卖命?

所以他一直就是拖,说等到整个结果出来再谈。

现在。

今天。

早上捷报就来了。

东北战场上,第二战的宁远城之战已经结束。

如同德王柳铭淇设想的那样,我军大获全胜,斩杀了超过七万敌军,俘获两万多,剩下的全部疯狂逃窜,犹如丧家之犬一样。

如此,东北大局已定,室韦绝对没有实力在这寒冬腊月即将来临的时候,来继续进攻宁远城。

宁远城就这么保住了!

但与此同时,锦州城就这么被放弃了。

十万民众陆陆续续会被船只接回到山海关以内的辽西安置。

锦州城守军将在廖石聪的带领下,驻到宁远城里面,以备室韦军有可能的最后疯狂反扑。

禁军九卫的三位大将军也没有离开,也是协同防守。

京畿总督熊文庆回到山海关坐镇,而骁骑卫大将军祝星骏率领一万军队重新进驻丰宁,提防沽源长城防线又有什么意外。

德王柳铭淇和怡王世子柳铭璟,将乘坐船只,一路顺着大运河南下,回抵京城。

好吧。

后面的一切,在一些眼里都不重要。

他们只关心仗打赢了,锦州城真的被放弃了。

前面一个打赢了就代表着大康安全了。

后面的事就代表着德王柳铭淇丧心病狂,丢弃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