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我的牧场【第三更!求全订!求月票!】(1/2)
前世的那些瓷器师傅们,没办法获得大量的牛骨
、羊骨
。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但是这一世的大康朝,却有这样的机缘。
原因很简单,大康的商贸往来,比起我大宋还要强。
许多的大康商
上到
原、下到海洋,都跑去做生意。
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康的武力值又比我大宋强不少,外面虽然蛮族四立,却打不进来。
他们不是不打,而是北方各族,陆陆续续打了十来次,都没有获得决定
的胜利,最多只是两败俱伤。
大康倒是底蕴
厚,损失多了几年也能补充回来。
可外面的室韦、西羌、回鹘、乞颜等部落却不行啊,打一次就伤筋动骨,好多年都没办法恢复。
没办法打
中原掠夺财富,损失又太大承受不起,那他们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做生意了。
大康建国八十一年以来,商
的足迹已经遍布
原各个角落。
现在大康商
的商业做到了什么地步?
就连部落之间的
易买卖,大部分都是由大康商
来做的。
牛吧?
所以这个天下,基本上现在都是做生意的时代。
既然是南北的
通贸易往来,商
们都有着如此大的能量,那么从
原上买东西也是很容易的了。
也就是战马不好买,大康只能偷偷的从西部的小部落联盟里面买,其余的各种牲畜、矿产和物资,那是想买多少有多少。
包括了牛。
这不今年春节的时候,柳铭淇便委托了那些做乞颜高原部落生意的商
们,给自己收购母牛吗?
从三月份开始到之前的八月份,商
们一
气给柳铭淇买了七千四百
的母牛,另外
家乞颜部落觉得赚了那么多钱不好意思,还多送了他三百多
公牛。
嗯……
果然只要不打仗,所有的
原部落都是很可
的。
做生意是有一就有二,熟悉了之后大家都比较好办。
就好像著名的卖国
商——八大晋商一样,我大清
关烧杀抢掠,但唯独对八大晋商一直宽厚相待,直到清朝终结都没有改变。
现在柳铭淇也是,他做了第一趟大买卖,那么第二趟也会方便许多。
购买母牛还有很多的麻烦,比如运送之类的问题。
但是去购买牛羊的骨架,那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下雪,都不会影响任何的运输——敲碎成一截截的骨
,还怕什么颠簸和淋湿不成?
于是在买到陶瓷作坊的第一时间,柳铭淇便又委托了之前帮忙买牛的商
们,开价五十文一斤,让他们买牛羊骨
回来,有多少要多少,不封顶。
和乞颜部落做边贸的商
们都有些惊讶,但裕王世子向来都是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的,他们也都见怪不怪了。
况且柳铭淇信用好,给的价格非常厚道,牛羊骨在
原上又是别
不要的东西,几乎花不了什么成本,所以大家都纷纷的应承,愿意给他带回来。
……
此时柳铭淇才想起了自己的牧场,在一边收购牛羊骨的时候,他也带着大柱和樊山等
,骑马来到了牧场区域。
牧场在京城的南郊,这里有一块皇帝的皇庄,因为这里水
丰盛,还包括了几座小山
,因此柳铭淇便求了景和帝,租用来做自己的牧场。
景和帝一听说是为了养
牛的,马上便同意了。
因为现在食用牛
、牛
制品的
越来越多,哪怕他是皇帝,也不可能无节制的享用
茶、双皮
、蛋糕等等美食。
柳铭淇要扩大水牛
的产出,使得每天供应皇宫的
制品越来越多,他是求之不得的。
当然了,就目前来说,皇帝恐怕是连吃饭的心
都没有,吃
茶的闲心也自然消减了太多。
唉!
万般都是命,半点不由
啊!
怀着这样的惆怅,柳铭淇登上了一座小山
,看着那遍地的母牛,目光一下子开朗之余,烦心事仿佛也一扫而光。
唐五站在少年的旁边。
唐五便是那个柳铭淇从通县挖回来的养牛专家,对养
牛很执着,平
里甚至发展到搬进牛棚里面和
牛一起睡,以便观察它们的习
和特点的地步。
少年挖他到这边来,担当
牛饲养和研究的主管后,唐五更是
发了极大的热
。
像是他这样做,经常被
非议,连妻子都觉得他有病。
但柳铭淇这个小王爷却认可了他,鼓励他继续做,并且给了他最好的薪酬和待遇,还买了几千
牛让他打理。
唐五不知道什么叫做“士为知己者死”,但他现在就是这么做的。
在他的打理下,七千多
牛肥肥壮壮的,非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