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在古代需要考虑环保吗?【第三更!求订阅!】(1/3)
柳铭淇去年二三月份穿越过来,直到今年的开了年之后,他才觉得一切走上了正轨。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不但雪灾过后再也没有了灾害,而且还风调雨顺,到处都是一副蓬勃的生机。
连带着裕王府的生意也是越来越顺利。
肥皂工坊正在搬迁之中,又因为忽然出现的硼酸皂,肥皂工坊的面积被迫又要增加一倍以上。
这下子还得紧急重新又买地来扩建工坊。
 但是相比起硼酸皂的刚刚起
,肥皂的生产基本上是不怎么受影响的。 
 毕竟这群工
已经做得太熟悉了,闭着眼睛都能把流程走完。 
 花香
油工坊的
同样如此。 
 每天分离出来的甘油,源源不断的送到工坊,经过他们的处理,变成了一瓶瓶的花香
油,供应给京畿地区和江南地区的富
们。 
 和肥皂一样,花香
油的产量其实一直都没有中断过。 
 因为只要有肥皂生产,那就会从猪油里面分离出甘油来,从而供应给花香
油的生产。 
 厕纸更不用说了,小葛村一天到晚几乎是不停歇的
活儿,再加上有了蜂窝煤能取暖和烤火,厕纸的生产已经可以不用管天气状况,有些时候直接在大棚子里面进行晾晒就可以。 
厕纸的销量其实还要更多一些,也成了裕王府商铺里面,经常能看到的商品。
可是谁都想不到,最近几个月产量第二多的,居然是白糖!
 
风雪过后,堆积在四川和湖南的一千多万斤甘蔗飞速的运抵了京城不说,柳铭淇从浙江、福建和广东采购的甘蔗,也一块儿通过水路抵达了京城。 
浙江一千万斤,广东和福建又是两千万斤。
这么四千多万斤全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运抵京城,可想而知白糖工坊的压力。
原本守在白糖工坊外面的一百多石匠,是准备随时修磨坏掉的石磨的。
结果现在好了。
裕王府再下了五个石磨套件的订单,然后每天是六个石磨在工作。
工作量一下增加了五倍,而且是同样的强度,结果这么一百多石匠直接累垮了。
幸好京畿地区的雕刻活儿很多,这里的石匠也多。
 看到这边有活儿
,工钱还给得高,紧急跑过来了五百多石匠,总算是把局面稳住了。 
现在每天接近二十万斤的用量,出三万斤左右的白糖,弄得整个儿白糖工坊的空间都被占据了,却还是不大够用。
这也是整个儿工坊的极限。
 眼看着天气已经热了起来,白糖工坊的地下早就挖了十米
度的地窖。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甘蔗不会被被高温弄得腐烂变质。
 因为白糖的产量多了,大白兔
糖的生产也开始加快了速度。 
 柳铭淇不是二月份叫
从北方乞颜高原的部落购买母牛吗? 
 因为钱给得够,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商号直接用飞鸽传书让那边的驻扎
员开始准备。 
于是最快的二月便开始了在牛圈里面调养经过一个冬天摧残的母牛的身体。
三月上旬,第一批母牛就沿着官道往京城而来。
 四月下旬这批母牛便抵达了京城外的农场,从那个时候到现在,每天都有几十
、上百
母牛
住了新家。 
这块农场的面积高达两千五百亩,包括了三座小山坡。
太祖有令,宗室不得买卖农业土地,连拥有都不行。
其中就包括了这种饲养牛。
怎么办呢?
柳铭淇找了景和帝,请他把南郊的一块皇庄土地租给了自己。
我不买,就租用,这下总可以了吧?
对此所有的朝臣们,包括御史都无话可说。
牛来到了农场里面之后,由农场的总管唐五来负责具体的饲养和实验改良工作。
 另外裕王府还派了一个管事去,帮着他管理杂物,比如
事、物资、联络等等。 
 唐五其实相当于技术总管,别的什么事
都不用
心,只用认真的饲养母牛,让母牛能产更多的
就好。 
 不过这些
牛到了新的环境里面,又没有产小牛犊,当然现在还不能产
。 
 大白兔
糖工坊里面使用的水牛
源,全都是从京畿地区方圆一百里收来的。 
 很多
凌晨的时候就收集好了牛
,然后披星戴月的开始往京城赶,最迟中午就能抵达。 
 这样再赶回去,基本上一天什么事
都不用做了,就只是送
而已。 
但裕王府给的收购价格高啊。
 为了能多挣点钱,他们就算辛苦一点也心甘
愿。 
 但在刚刚负责了一段时间大白兔
糖工坊的小绿玲来说,就显得有些不满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