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高夫人的心思(1/3)
柳铭淇从宫里出来,没有先回家,而是带着大柱特意的到内城和外城转了一圈。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不出所料的,超过一半的米庄粮铺都开了门,特别是那些连锁老牌子,都开始了卖粮。
价格自然是涨到了四十文一升,而且还限购三升,但买的
还是络绎不绝,排的长队看不到尾
。
每一家米庄粮铺门
,都站着两个帝京府巡捕,负责监督和维持秩序。
总体来说,民众们的焦虑都写在了脸上,并没有因为可以买到粮食而放松。
或许这也是因为每家米庄粮铺门
,都张贴了告示,告诉他们每天只卖两千石粮食的缘故吧。
至于那些没有开门的中小型米庄粮铺,或许还要观察一两天,直到他们发现这些大粮商是真的要一直卖下去的,才会紧紧的跟上。
只要他们都跟上了,大粮商们更没有反悔的可能。
苗炎这一次已经把刀子磨快了,随时准备杀几个来祭旗。
你说一万石粮食可能不好查,但一家两千石粮食,只要带一千个巡捕和军士过去,全部一袋一袋的检查,都花不了一个时辰的功夫。
只要一查出来,那肯定是要杀
儆猴的。
现在只不过是看苗黑子什么时候准备开刀,以及谁才是那个要被杀的“
”而已。
少年回到家里,已经快到吃晚饭时间了。
宫中还送来了一张便条。
打开了一瞧,写的是“白大
已经出宫离京,今晚坐船奔赴扬州”。
话不用说得太明白,柳铭淇便已经晓得,盐政大臣白恒望是被吓着了,所以才用最快的速度跑去和那些盐商们商量。
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白恒望陷得有点
啊。
字条应该是赵寿写的,而且是经过景和帝同意的。
虽然军机大事柳铭淇没有过问的资格,但是这个主意是他出的,有了结果,景和帝通知他一下,也在
理之中。
或者可以说,景和帝是让他随时知道事
的进展,从而以后也好跟着推进,继续出谋划策。
讲实话,柳铭淇并不愿多掺和朝廷的事儿。
只不过看在一两千万民众即将受灾的
况下,才会进宫给景和帝说一点另一个世界那些朝代治理大灾害的经验。
新时代的救灾,肯定大康朝学不了,但我大明、我大宋、我大清的方法,应该还是能借鉴起作用的。
活一辈子,总得做点什么东西,才对得住自己的一颗良心。
哪怕是当了小王爷,也可以做一个有道德有
怀的小王爷嘛!
……
高敬晚上回家时,早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夫
却还温着菜,等着他回来。
这么多年了,高夫
一直都是这样,永远让高敬回家的时候有
热饭吃,可以喝一杯小酒。
单单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高敬只要一有空闲,就会回家,不愿意到外面去应酬。
因为这事儿,皇后还特意的赏赐了高夫
,夸奖她是朝廷外命
的典范。
高敬今天要不在宫里,要不就是在绣衣卫衙门,忙了一天,现在才有点时间休息。
肚子早就饿了的高都督,拿起一只
腿就啃,顺便一杯小酒一饮而尽。
高夫
笑着为他又倒了一杯,“相公,今天又因为蝗灾即将来临的事
而忙碌?”
“今天才是一个开始,随着蝗虫的到来,恐怕到时候有好几天都不能回家。”高敬吃着东西,喝着酒,叮嘱道:“家里粮食是够了的,不用担心,也不要去抢购粮食。”
“嗯,我知道。”高夫
点
道,“今天我去大相国寺,看到裕王府的妙味楼在卖米粥和馒
,那才叫一个慈悲心怀。相公你说我们可不可以也拿出一些粮食来,去救济那些吃不起饭的穷
?”
“这个等一等再说吧。”高敬摇
道,“你都不用出面,就让孝儿去做便好。”
高敬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高忠在做当铺买卖,小儿子高孝今年十八岁,却已经考上了举
,前途无量。
这样的做善事让高孝出面的话,能在声望上面加不少的分,未来对他的仕途有一个很好的闪光点。
不得不说,高都督对于这种沽名钓誉的事
,还是非常擅长的。
别看
家是
见
怕的绣衣卫大将军,可他也是正儿八经的三榜赐同进士出身呢。
“哦。”
高夫
顺从的答应了,她一个
家,当然也不好出面。
说到这里,高敬忽然放下了手里的吃食,擦了擦手之后,从旁边拎过来一个小布包,“给你的。”
“什么东西呀?”高夫
伸手接过,从中掏出一个包装很
美的小瓶,“这是……兰花
油!?”
再翻了翻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