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文莱(3/3)

从最低贱的船夫开始,到现在可以跟着船主跑一些业务,空闲时还能买卖一点小东西,迄今为止已经过了十年的时间。

十年的时间他也只是给家建好了一栋可以遮风挡雨的房子,至少可以填饱肚子,其余的真不敢奢望了。

思绪一晃而过。

萨多多学着自己见过的贵们喝茶的模样儿,小小的喝了一,然后小心翼翼的又把茶杯放下,这才开始回话。

“贵,小来自于东洋文莱小国,距离大康非常远,大概要四个月左右的航程。”萨多多缓慢又有些生疏的讲述,但却表达得很清楚。

“文莱啊!”

柳铭淇的地理很好,转而就想到了那个天然气石油资源丰富的小国,就在东马来西亚的旁边。

不过古代的文莱比起现代的来要大得多,他们拥有了婆罗洲大部分的领土,也就是东马来西亚的中北部全都是。

而且文莱的统治者特别有意思,他们最喜欢来中原进贡,然后获得一点赏赐,回去就很高兴。

很淳朴。

真的没有什么坏心眼。

这个时代的文莱怎么样柳铭淇不晓得,但听萨多多说起,商贸往来却是很多的。

一个喜欢做商贸往来的国家,大致上都不会太苦。

最苦的就是守着一亩三分地看天吃饭的

就好比七八十年代,大家都吃不饱饭,但咬牙去外面闯,大部分都发了。

而留在家乡的,充其量就是赶上一个好时候,随着政策和各种经济的发展,勉强达到了温饱,顺便有一套房子住罢了。

这些基本上和他们自己的努力无关的,属于随着大势得来的。

“你们平里买卖点什么东西?”少年不动声色的继续问道。

“我们文莱有很多的森林大树,每年两三趟的可以运到广东和福建,卖给那边的造船厂。”萨多多道:“然后我们又用得到的钱,来江南采购各种物资,回去之后卖给附近的地主和商们。”

东南亚的雨林现代都存下来很多,更别说是古代了。

古代我国的大小兴安岭面积都是现在的十倍!

东南亚那边的树木相比起我们的来,优点非常多,特别是生长速度,中原的拍马都赶不及。

家十年二十年就能长到二三十米高,三五十年就有百米的巨树出现,真的是让羡慕嫉妒恨。

同时他们的树木种类繁多,你想要的类型家基本都有,而且因为热带雨林生长出来的树木,不少特别适合制造船只,故而历朝历代购买他们的树木的数量都不少。

只不过在柳铭淇那个时代,朝廷一般是在缅甸、泰国、越南这些地方购买树木罢了。

现在大康的生意做得特别的开,东南亚甚至是马六甲海峡都去了,因此从文莱买木材,那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

说起了文莱的买卖,柳铭淇问萨多多道:“你们那边是不是有一种米树?树笔直,树叶很长,在开花之前就把它给砍倒,从里面得到面一样的东西,可以煮来吃?”

“啊!您也知道呀?”萨多多点了点,“是的,这种树我们也叫做西米树,平里煮来吃,也可以用树叶裹起来蒸来吃,是我们穷家的主要粮食。”

家的粮食,到了现代的话,那可就是小姐姐们喝茶时的最了!

西米本身是没有味道的,可如果和一系列的东西混合在一起,那种糯糯的感,还是感觉挺好。

比如说杨枝甘露这样的甜品里面,加一点细细碎碎的小西米,味道好得很。

当然如果单独拿来吃,就完全是淀,吃一次两次还行,天天吃这些东西的话,绝对会让现代受不了。

可古代不怕,能吃东西活命就好,哪里能穷讲究那么多!?

倘若这些东西拿到中原来,那更是大受欢迎。

再怎么也比观音土要好得多吧?

现代没见过别吃观音土,那就去网上看看也门老百姓吃的“泥饼”——真的是泥做的,吃了真的会大肚子,吃了平均寿命还不到四十岁!

……

我看了一下,不少比我订阅成绩好的,月票都没有我多~~

哈哈哈,这也是很欣慰啦,感谢感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