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仁义不施(求月票!!!)(1/2)

“是个单张?”林玄不禁有些索然无味。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本来下一章已经是安排了一个爽点的,现在看到了单张自然是扫兴。

因为这个和正文无关。

文章名字,叫做过秦论。

过秦论?

林玄眼睛一亮。

这个名字,就很有味道。

这就是论述秦的过失呗?

林玄是真的来了兴致,他第一时间就是觉得,这是个很有雅兴的年轻

可能这位作者看到了书评里面说作者就是个写小说的,懂个吉尔的秦朝之后,非但没有驳斥,而是选择了另一个方式来说明问题。

好,你不是说我不懂秦史么。

那咱们就来辩论辩论,秦史是你懂还是我懂!

这是一种年轻的冲劲,也是一种驳斥。

从面前几章的笔墨来看,应该是极为有沉淀的

至于年龄,林玄大胆猜测,应该不超过三十岁!

因为书里也适当的玩梗了,有些年纪的写这种会更加严谨一点,适当的幽默和年轻的梗是两码事。

林玄倒是耐心的读了下去。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嗯?

有点味道了!

这个不就是古时的策论么。

看起来还是有点感觉的。

点了点,又是继续的看了下去。

大致的描述了秦,是如何夺取到天下的,六世余烈,大抵上都是怎么治国的,这个倒是没什么问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七百余里。

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这段差点看的林玄跳起来。

无他,写的太有感觉了!

将秦的强势,描写的淋漓尽致,胡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抱怨,这是多么强大的秦国!

“这真的是现代写出来的么,这对历史绝对是大有研究的吧?”

然后就是秦采取的一系列的稳固国体的措施,看的林玄微微沉默,看起来确实是当时稳固大秦的最好方法。

只要是始皇帝一不死,天下就忌惮一,不管如何,这个绝对是对当时的秦最有利的了。

封建统治嘛,自商君变法之后,秦懂得怎么样打天下,对于治理天下上,简单粗

接下来写陈涉的一系列的如何如何出身卑微,然而却能够撼动强秦,这段看的林玄更是皱眉。

确实是这样的,但,说不上的哪里怪异。

这种对比,虽然一目了然,但却把大秦看的更低了。

陈涉这样的,都能够动摇你的根基,那你是什么东西?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最后,结尾处做个总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看到这里,林玄才释然了。

细细的想了一下。

没有设身处地的站在秦的立场想一下,当时的秦,如果是始皇帝的时候,依旧是维持着商君变法的成果,残酷的制度,没什么问题。

但是始皇帝没了之后,这天下用杀伐组建而成的气运,二世就镇不住了。

让得天下怨声载道。

心向背,倒是秦灭的第一个根本原因了。

接下来还有,他喝了一杯茶,放空了心思,继续的看了下去。

总之,上篇写的是秦收服六国的原因,也有秦灭亡的根本因素,就是这个仁义不施。

林玄觉得有些好笑的一点是,这篇文章虽然是论述秦的过失,但,却像是个劝谏君王的大儒。

因为只有那些儒生,才会天天把仁义二字挂在嘴边,来给君主灌输仁义的思想。

这就是们常说的“满的仁义道德。”

但是,在封建时代,真的就是这样的。

历代的大儒,都是如此。

在提醒君主施行证治国的同时,还有着自己的一点私心。

君王仁义了,名垂青史,那么,他们作为臣子,也会跟着一同记载下来。

就连后世的很多大臣还自比管仲乐毅,这就是名臣,瞻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