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六(2/3)
林如此自信满满,肯定是要抄一个非常顶尖的了。虽然我不怕他抄什么名诗,我也可以以牙还牙,也抄一个还给他,但是诗这个东西,自古有言,诗无达诂,许多都没有什么唯一解,而且自古常言文无第一,若是同抄名诗,想要直接胜了他,恐怕也不太容易。”
“若是我能让诗中带有灵力,那就应该可以胜出了,这杨林只能抄诗,不能抄灵力,这倒是他最大的要害。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上午才知道了这些,这中间连一点功课都没做,什么都不清楚,就想立刻写出诗来,参悟灵力,显然不可能。”
“那要如何直接胜过他呢?”
李玄想着想着,还没想出个所以然,那边的杨林便已经叫了起来——
“哈哈,我的诗作好了!”
此言一出,除了李玄和李白之外,整个食肆所有,都立时一惊。
“这么快就作好了一首诗了?这才多了多大会儿?就是当年的陈王,七步成诗,也没这么快的吧!”
“我看呀,八成是他自己早先就作好的,不然刚刚怎么嚷着要找李白比试写诗,李白的诗那可是出了名的又快又好,他没有准备怎么敢找李白比试?”
“这杨林倒是有心机,这么玩,要是刚刚李白真直接和他比了,也写这个题,肯定没这杨林快了。”
“写诗不能光看快,还要好,能引动灵力,杨林早上在书院门那首打算送给月仙子的
诗,写的看着倒是不错,但是没有任何灵力,还不是一钱不值,
用没有?所以这次,就算他写这么快,早就做了准备,最后肯定还是要输的。”
“那也说不准呀,谁知道这杨林还有没有后招?你看他笑的那个灿烂的样子,说不准就真有什么谋诡计,能让他得逞呢!”
“不怕他谋诡计,李白不是要在这个新学子比完了才出手的吗?到那时候,就算杨林有什么
谋诡计,李白也肯定可以应付的。”
……
大家议论纷纷,对杨林说话间就能作出诗来,这种超乎想象的作诗速度,非常的怀疑。不过这比试都已经定下,双方也都同意,就算耍了心思才赢的,最后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不过好在开始先比试的不是李白,是李玄。所以大家也就没那么担心李白遭到算计了。
“你作的倒是挺快的。”李玄知道这杨林一定会抄诗,所以也没什么惊讶的,只是微微皱了皱眉,聊表反应,“那你先将你的诗吟咏给大家听听吧。”
“咳咳。”杨林整了整嗓子,压了压气,然后抽动脸上的团,张开小嘴,开始吟咏起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间。”
杨林一张嘴,苏东坡那首千古中秋大作《水调歌·明月几时有》就已经脱
而出。
不时间,这首千古大作的上片就已经被杨林一字不落的吟了出来。
所有都惊讶无比。包括李白,眼中都不由出现了讶异的神色。
这个上片,开明月几时有,突然而来,然后接上把酒问青天,思如神助,其后一气舒卷,神思摇
九天之上,想象超然,让
闻之心神摇动,就要乘兴飞天揽月。却在这时候,忽然一句高处不胜寒,一下子将思绪再次拉到
间,可谓急转直下,豁落九天。这种笔法,简直神乎其神。
短短四十八个字,却有开天辟地,移山转岳之力,实在惊。
在场的学子们,各个的诗文造诣,都非比一般,自然在字里行间,一下子就能感受到这四十八个字的超逸绝伦。
于是,各个都不由对杨林侧目,一双眼睛中满是不可思议的惊艳。
似乎在说,这杨林怎么就能作出如此上乘佳作?!
李白更是心领神会,知道杨林这中道出的四十八个字,到底有多么了得。
诗文这个东西,就是自己的水平越高,修为越,越能知道佳作的厉害。
李白虽然不知道杨林所吟咏的水调歌上片,是一代诗词大家,苏东坡的传世代表名作,但是凭着他自己对诗文的超高造诣,已经完完全全的感受到了这个上片的诗文造诣,绝对一等一。
所以,他的眼中才不由露出讶异。因为他不相信,这样的佳作,会是杨林这样的能写的出的。
“慢者!”
正当大家都在被杨林半首词震惊的时候,李玄却猛然高喝了一声。
这一喝,顿时就让大家从震惊中回神,就连得意无比的杨林,也脸上现出的讶异。
“怎么了?是因为我这首诗作的太好了?你要让我慢点吟诵?”
杨林有些不解李玄喝断他吟诵的意思,但他看着李玄一副郑重的样子,由于自己是抄来的,便不由心虚了起来。
看着杨林有些心虚的样子,李玄嘴角勾动,剑眉微微一挑,道:“你刚刚吟出来的这一段,确实很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