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呼叫空投(1/2)

茫茫大别山中,九百多的一只队伍蜿蜒前行,队伍整整齐齐,每个着装整齐,身上背枪手持竹杖。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每个虽然脸上带着风霜疲惫,胡渣满脸,衣服也脏迹点点,但是步伐坚定,脚步很实在的踩在树叶遍布的山林之间。

“澎!”一阵清脆的枪响贯彻整片山林,一刚刚腾起的獐子瞬间栽倒在地,教官刘跃扬收起长枪还给身后的学员,心愉快的说道,“你们两个去把那獐子拖回里,今天我们算是有獐子汤吃了。”

晚上黄埔学员们把两只獐子一山鹿开膛肚,内脏皮毛扔到火堆里以防野兽循着血腥儿上门。

这些看起来多,实际上按数量分到各个大队,然后均匀切成小块,一块也就剩下了一截手指大小。和着野菜、骨啥的分道各个盆里煮,每个的漱杯只能分到大半杯而已。

行军路上,除了常不易消化的粮饼子,黄埔师生们每天就只能靠着晚上这半杯汤补充营养。

九百多张嘴,是很能消耗物资的,带进来的山货腊前三天就已经消耗殆尽了。

现在每个包裹里除了难消化的粮饼子和几根咸笋外,能吃的物资是消耗一空。

咸笋是个好东西,不仅好携带,煮汤时放几个下去还能补充盐分。

晚上篝火层叠,教官刘跃扬走到领队刘詠尧身边,“老刘,光这么靠打几只野味,我们这么多呢,总不能每天每只能靠两汤吧,这每天都有山路跋涉的,这已经是第五天了,学员们都没有大食进肚,这样下去不行的,问上面叫次空投吧。”

其他几个教官赞同的点了点

刘詠尧见众位教官都认同,叫来了后面的通讯兵,然后摊开地图。

片刻后刘詠尧收起地图,“给重庆方面发包,请求空投,我黄埔一部现处于牛角岭,预计明中午将抵五峰山,我部请求于此地空投,届时将以烽火引导。”

“滴滴滴!滴滴滴!”声音在山林间节奏响起,红灯不断闪烁,这份电报从山间密林中传往了重庆城。

政府机器开始运转,重庆一份电报分别发往距离黄埔师生最近的军用机场:潜山机场,以及不远处的安庆城。

一批批物资从周边调集,六十公里外的安庆城内,一箱箱物资装上军用卡车,三辆卡车满载着罐等物资,连夜从安庆城内出发,往潜山机场而来。

然后运到飞机上,安置上大号的降落伞以及防撞措施,随时预备出发。

山林间霜落更重,清晨黄埔师生们从牛角岭启程,于中午时分抵达五峰山间的山峦之间。

领队刘詠尧站在山上拿着望远镜朝底下,“前面地势平缓,且树木不多,很适合空投,就在这儿准备吧。”

于是黄埔师生开始砍伐木材生活,一时间三处地方浓烟滚滚,成为三道烟柱,形成一个三角形。

......

离地势平缓的五峰山不足两公里外的老虎岩,山顶不连陡峭绝地,足足有400平方米的宽阔面积。而山顶以外的地势忽然陡然险峻,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其中一面还是大断裂谷,连接山顶的就只有一处只容一队马勉强通行的上山小道,小道蜿蜒向下,但道路两侧全是断层,掉下去直接摔成渣渣,因此这条小道在这本地被冠之以“龙脊背”的称号。

而这一切,构成了老虎岩就是天然的山匪窝,而且是一夫当关万夫难开的那种。

盘踞在老虎岩上的正是这十里八乡颇有名气的山匪窝,名字也很响亮:卧龙寨!因为远看这上寨下山的“龙脊背”,远看就像一条横卧的长龙。

山顶之上唯一的山门都是用石敲成板块垒切起来的,卡着“龙脊背”的尾端。通过山门后,里面就是卧龙寨的核心。

正中间是一栋偌大的木柱砖的混合建筑,屋檐高挑飞起,高挂“聚义厅”三个大字。

聚义厅内两侧各九张宽体竹椅,竹椅之间放着竹桌,用来放置茶水山果之类,前排上的正中间是一张实木椅子,扶手很宽,椅背上挂着一张完整的虎皮,这便是自诩为“翻山龙”的聚义厅大当家座位了。

聚义厅出来,两边就是一排排错落竹制阁楼,是山大王和众位喽罗下榻之处。

虽然名字响亮,地势易守难攻,但卧龙寨的实力只能算是一般。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卧龙寨的地形孤立在山里,属于大别山区的纵之处,从这里到最近的集市都要走上五公里的山路。就注定了根本不会有商队经过,甚至因为附近山户零散不多,连赶脚的货郎都少有。

所以一直以来,这卧龙寨都不是很有钱,大碗喝酒大也只能在重要节或者有大收获时才能出现。

此刻,聚义厅内大当家“翻山龙”的脸上就非常不美好,左手中盘着两颗山核桃,翻着“咔滋咔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