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室友(1/2)

同林婉如告别后,李崇挑着扁担进校门,这一次李崇在“陆军军官学校”六个大字前驻足良久,过去几次来此,只是匆匆一瞥,这一次自己算得上是“黄埔”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单从书法的角度讲,这个大字挺拔矫健,疏密得宜,通篇贯气,有大家风范。

站在这六个大字下,李崇耳边仿佛响起国父在黄埔第一届开学典礼上那振聋发聩的声音:“......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径直来到一道门前的新生报到处。

“借过。借过!”报名的不少,李崇挑着担子在拥挤的群中有些行动不便。

“嘿,哥们你叫什么名字?”

“李崇。”

“嚯,我知道你,初试第二名!”

“榜眼郎自己挑着扁担来报名,少有啊!不雇个?”

李崇丝毫不觉得局促,很坦然说道,“我年纪轻轻的,这点儿东西会拎不动?”

从报名处领完钥匙和宿舍床号,李崇挑着担子往住宿区而来,白石灰划了一道横线,旁边挂着一个牌子,“过此线者,自己动手。”同样过了此线,再有特权的家属也进不去了。作为民国鼎鼎大名的新式军校,它的管理自有一套严格的章法。

“李兄,你在哪个宿舍?”高重华坐在台阶上,身旁两个大麻袋,累的不轻正歇着,看到李崇从台阶上坐起来,挥挥手问道。

“,听他们说这是打了随机抽取的。”

“搞什么名堂,我们不在一个宿舍。”

“反正在一个学校,不是么?”两说着一同往住宿区而去。

李崇来到的门前时,里面已经在热闹的谈了。

“哟,我们的最后一位同寝室友来了,大家欢迎。”

“各位各位,从今天起我们这一个班十个,就是同寝室的室友了,来全了,那这就算是同寝之间的见面会,趁着这个机会,我们大家相互认识一下,就从我这1号床开始说起。”

“好啊好啊。”

“我姓唐,叫唐宇才,四川开县铁销桥。”

“于振中,辽宁昌图。”

“张庆贤,河南商水。”

“......”

“李崇,江苏东台。”

“你就不用介绍了,金科榜眼嘛,谁能不知道啊。”

“就是嘛,哈哈。”

“以后大家可就是躺一个战壕的,就不论资排辈了,按年龄来,如何?”

“行。”

最后李崇报出生年月,18的年纪让众讶然,当之无愧的这个寝室里年纪最小,比倒数第二还差两年零23天。

“好,那就这样排定了......”

“到来我们的榜眼最吃亏嘛,年纪最小,勉强成年嘛。”

“哈哈哈~”

与志同道合之相谈,不觉时间流逝。

“嘿,的,领校服了。”外面兴冲冲的学生拍打了一下门,露出一个说了一句然后就没影子了,风风火火,很是军校特色。

学校军需处前,已经排起了一条长龙,领到军服的当场换上,中山式样的黄绿色军装,皮腰带,军帽,绑腿等零部件一应俱全,不过领子上带有“军校”、“学生”字样。绑腿腰带是训练时要用的,教室学习时则不需要。

原先穿马褂、西装,各种服饰五花八门的,现在上下一统一,全部整整齐齐,看着秩序多了。

报国的脸,抗击寇的决心,配上这一套净利落的军装,南京上空正在以黄埔为起点向四周驱散战争笼罩下的霾!

夜暮降临。

“送电了!送电啦!”寝室外负责值夜勤的敲着锣。话音落下,楼道寝室里,一盏盏炽光灯亮起,黄色的灯光除了黑暗。黄埔军校可是委员长亲自担任校长,经费一向不缺,所以生活硬件设施上一向不差,第一次吃食堂供应的居然还是大白米饭,里面还有一块油汪汪的大

寝室里,来自四面八方的十个继续着领军服前的话题,加彼此的印象。

“好热闹啊,这里。”新生初来乍到,教育长和代理校长以及校长办公室的中文秘书张家瑞三个正巡视一番,看到里十个热闹相谈,就顺脚走了进来。

“教育长好。”报名的时候教育长就在报名处,所以同学们都认识。但是后面跟着的两就印象寥廖了,李崇看着后面穿着灰白色西服,发花白梳向脑后的六旬老者,眼中闪现出难以置信的神色。若自己没记错,这位就是实际负责军校事务的代理校长蒋百里先生,一本《国防论》振聋发聩!

事实上,委员长下决心开辟淞沪地区为第二战区就是出于这位老者,开辟淞沪战场强行军由北向南的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