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紫檀剑匣(2/3)
恭敬领命,将之封存在无名殿祖师牌位之后供奉,不敢现于前。
在这件事上,秦明远所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故而待他取得天下之后,虽念及老国师之功,没有毁去清心观,但也没有任何褒奖,就这样不管不顾,让其自生自灭。而当时追随秦明远打天下的世家门阀,一个个变成了大周勋贵,而今的旧权贵,吸血虫!
清心观便成了天子与旧权贵之间的平衡点,当今天子想要收回剑匣,便是要打这个平衡,这就意味着天子要与旧权贵撕
脸皮,可见朝中形式是如何的凶险。
赵暄叹息一声,也不知天子知不知晓老夫在此,若不知晓还好,若是知晓,天子当知老夫在此就是故意来和旧权贵撕脸皮的,这样一来,一切罪名都由赵暄承担,天子与旧权贵之间尚有缓和余地。怕只怕天子是想借此机会给老夫传达信息,并看看老夫对当前态势的反应。否则,要取紫檀剑匣,不过一句话的事,天子何须大费周章?
想到这里,赵暄对许近思说道:“急功近利,无关牵连他,你自己写道折子,向天子请罪吧!”
许近思作为一州长史,若是要请罪,也是由刺史上报吏部、刑部问罪,最多由内阁,何须由天子过问?赵暄这样一说,便是让许近思告知天子自己对此事的看法,天子,你错了,急功近利,实不可为!
其他自然没有指责天子的胆量与权力,但赵暄可以,因为他不仅是大周的三部尚书,更是大周帝师,当今天子的先生,责问天子,纠正天子,这本就是赵暄的责任。
所以,许近思没有任何犹豫的回答道:“弟子领命!”
赵暄挥了挥手,便让许近思回去了,今之事,以许近思的能力自然能解决好。
许近思犹豫了一下,想说什么还是没有说出,向赵暄行了一礼,便离开了清心观。
没有在意众灼热的目光,赵暄低声在老道士黄纯笃耳边说了几句话,便见老道士眼中有一道
光闪过,没有任何言语,便领着赵暄师徒二
往内院去了。
至内院,无名殿,赵暄师徒和老道士领着一众徒子徒孙给清心观祖师爷上了香,只听老道士说道:“老道的祖师,算是为这剑匣而死;老道的师父,守了这剑匣一甲子,老道也守了近四十年,悠悠百年而过,这剑匣没给清心观带来福泽,反而遗祸无穷,而今由先生保管也好,如此,我清心观也算解脱了。”
说着,老道士恭恭敬敬的将祖师牌位请了下来,伸手敲了几下,此处立时出现一个暗格,老道士从中取出了一个剑匣,递给赵暄。
这剑匣通身呈紫色,相传以雷火淬炼而成,最是浩然刚直,乃是砥砺剑心的上乘之物,再配之天行剑,最是与赵靖如今的剑心相符。
赵暄将紫檀剑匣接了过来,说道:“赵暄谢过黄观主。”
老道士道:“要说谢,也该是老道谢过赵先生,今若非有三曹先生在此,只怕我清心观难逃一劫。再说,这紫檀剑匣,无论
由哪一方,老道心里都不踏实,唯有
给三曹先生,最是公正!”
赵暄又说道:“今之事,本是赵暄那……那几位不成才的弟子挑起的,赵暄如何能当黄观主一声谢。”
老道士道:“老道虽然没有先生这般聪慧,却也知道谁是好,谁是坏
,老道只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至于其他,多说何益?”
赵暄叹息一声,道:“话虽如此,但赵暄自清心观中取走了紫檀剑匣,终归还是占了便宜。黄观主生洒脱,不求回报,赵暄岂会不知。但黄观主还是要多为观中子弟着想,明年陛下御极十年,将开设太痒学府,若黄观主有意,自可派遣观中子弟前往,各种关系,自有赵暄打点。”
老道士沉吟半晌之后,道:“也好,一切就拜托赵先生了。”
赵暄点,也不废话,既已拿到了紫檀剑匣,此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当下便向黄纯笃告辞离去。
当观中众散去之后,皆向四方奔走相告,说三曹先生驾临清心观,是以,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清心观中便已挤满了慕名前来的江湖侠士与湖州大小官员,故而赵暄多多滞留此地也无益处,老道士对此也不强求,便让师徒二
离开了。
赵暄让赵靖背上紫檀剑匣,一手提着赵靖的肩膀,没有惊动任何,眨眼间便消失在清心观中。
老道士黄纯笃看着赵暄师徒二远去的方向,恍若隔世。
………………
自离开湖州的第二,赵暄便让赵靖将天行剑放
紫檀剑匣之内,不可开启。
赵靖问:“何时可开?”
赵暄答:“你认为可开时便开。”
一路返乡途中,赵暄还是让赵靖诛杀强盗逆贼,温养天行剑,于是,赵靖体内气机越发饱满充盈,匣内剑气也越来越充沛。
在亲眼见证赵靖料理了一窝强盗之后,赵暄觉得赵靖已经可以自行历练,无需他保驾护航,于是自此之后,师徒二若是遇到恶贼,赵暄便视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