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变故(1/2)

安石村的孩子最近很奇怪,下了学堂之后便飞奔回家习字,这是好事不假,可也多了很多坏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比如,最近挨揍时总会说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类的胡话。

家长们聚集在王村正家中,纷纷讨论这两天孩子的反常举动。

“王村正,你快管管吧。”

“我家孩子是不是疯了?竟然要吞灶底下的火。”

“这算什么,我家孩子竟然带了一条蛇回来,还天天和它说话,带着一起睡觉。”

“我家孩子也是,还非说那条蛇是他老婆,这可怎么办……”

王村正看着面前叽叽喳喳的村民,很是头疼。

他也满肚子疑惑,王石头这些天回家,甚少再去找祝初瑶玩闹,蹲在家里的院中,不断用树枝画些东西。

甚至还把院中的木栅栏拆下一块,背在背上,偶尔拿在手中挥舞,嘴里喊道什么焰分噬浪尺。

要是心疼这是自家血脉,早就架在火上烧了。

小神医授课期间,给孩子带来的改变太多太多了。

不仅仅是坏的,还有不少好的。

从前顽劣不堪的孩子,如今竟然乖巧懂事起来,偶尔嘴中还会蹦出一两句听不明白,但是莫名觉得很厉害的话。

可小神医毕竟疯过,那天在晒场,大家亲眼所见。

这些天孩子的表现,证明了小神医的疯是会传染的。

比起学会大道理,他们更希望孩子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

而且,家中的粮食越来越少,孩子再不帮衬家里,日子就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王村正自然明白村民们的难处,他看着他们,咬咬牙道:“这样,你们回去和自家孩子商量一下,若是孩子不愿意上学,那就退学,若是孩子想读书,那就咬咬牙让他们读,大人们勒紧点裤腰带,苦日子总能熬过去。”

人们互相看看,无奈地点点头,目前看来,只能如此了。

……

与此同时,林榛正在院子中刻着碳笔。

他接受的教育,并没有教过如何使用软笔,对于毛笔,他只知道最基本的握笔手法,写出来的字让人不敢恭维。

至于为何要刻碳笔,自然是为了帮祝初瑶制作花灯。

乞巧节越来越近,村子里的姑娘们都在准备着自己的花灯,而传说中,花灯越好看,就越能寻到如意郎君。

所以每年,这些姑娘们也在暗暗较劲,比谁的花灯最好看。

传说是不是真的,林榛不知道,他只知道,他再也不敢最贱了。

这里的花灯,类似于他印象中的孔明灯,四四方方,多为八角八面。

面上不仅要有七夕诗词,更要有画,这样才能在一众花灯里脱颖而出。

祝初瑶只会写诗,对作画不太擅长。

自从林榛取笑她把鸳鸯画成鸭子之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了他。

林榛不会水墨画,可只要有了碳笔,画上一幅简单的工笔画问题也不大。

他将灯笼纸皮扑在桌上,手中线条简单勾勒,一副结构草图很快便浮现在桌上。

林榛发现,他的记忆回放功能不仅可以用来回放记忆,更大大加强了他的手脑协调性,只要他脑中能够清晰想到的,手就一定可以完整做到。

有些像后世的3d打印,或者说机床加工,他的手无比精准,不会出现任何一丝失误。

线条逐渐覆盖草图,勾线,描边,加上阴影,一副与山水画相差甚远,重在写实的工笔画跃然纸上。

正是一副应景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图。

林榛直起腰,揉了揉手腕,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余光一瞥,发现灯纸上还空了两面。

他皱了皱眉头,花灯八面,空上两面定然不好看,可写些什么呢?

林榛思索片刻,提笔在纸上写下《鹊桥仙》。

对于抄书,他丝毫不脸红,反正秦观看起来也不会出现了,抄就抄了。

正好一页上阙,一页下阙,填补了灯纸上的空白。

林榛放下笔,悠闲地走到院中,坐在板凳上享受着快要落山的阳光。

秋季下午的阳光格外舒适,他不一会儿便在院中,靠着墙睡着了。

祝初瑶走出屋子,看到林榛睡在院中,悄悄走过去,替他覆上一件衣物。

她左右望望,走到桌旁,看着纸上线条简单,但莫名清晰的黑白画,脸上爬满了不可思议。

淡淡星光背景下,一条横贯天际的鹊桥上,两位佳人相拥于霄汉。

没有色彩,也没有很复杂的线条,但仅仅是这几笔简单的勾勒,却将意境和画面全部表达出来。

顺着纸皮往下看,一首瘦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