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奏疏何人所上?(2/3)

,感受一点温暖,结果最后令功的却是你要算计的李广?

张延龄笑道:“不给李广一点甜头,他怎会继续胡来呢?姐姐放心,这次我离开京师,正是要对付李广,姐姐只等这个阉人彻底失势便可,到时还会对他进行一番落井下石呢!”

“搞不懂你。”

张皇后摆摆手道,“由着你去吧,你离京,准备去多久?”

张延龄笑道:“一年半载吧。”

“什么?”张皇后气恼道,“你在朝得势,也就半年多时间,已经入冬了,你居然要离开京师这么久?你……”

张皇后显然不想让弟弟脱离大明的核心权力层。

张延龄道:“姐姐,其实我去地方上一趟,可能还要完成陛下所交待的一件重要的差事,涉及到太后的身世来历等,所以并不像之前离开京师,可以迅速而回,况且弟弟现在于朝中有权有势,到地方上会巴结我的人很多,我在外也能为朝廷筹措到更多的钱粮物资,帮陛下做事……并不会让陛下对我们张氏一门失去眷顾。”

“唉!”

张皇后还是不太情愿。

张延龄笑呵呵的样子,好像还是很看得开。

“那还要姐姐做什么?”张皇后问询。

张延龄摊摊手道:“姐姐安心当您的皇后便可,弟弟也专心当自己大明的臣子,若此番弟弟可过来的话,或还可以给姐姐带来一些偏方什么的,让姐姐再有龙嗣也说不定……”

“用你管!多管闲事!”

张皇后嘴上在骂,但显然脸上还是对此有兴趣的。

虽说她已经给皇帝诞下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最大的问题是,二儿子已经死了。

这两年肚子再没什么动静。

朱祐樘年岁也不过才二十多,年轻时一直都没有纳妃,可朱祐樘年轻力壮,在李广的“调养”之下,万一身体再有成仙的迹象……

到那时,丈夫在某些方面能顶得起来,就不是说夫妻关系能解决一夫一妻的问题。

哪个君王不纳妃呢?

只有张延龄知道,李广对朱祐樘身体的改造注定会一事无成,朱祐樘的虚那是真的虚,历史上再多给李广两年,李广也做了徒劳无功的事。

但显然李广还是有点本事的,不然也不会在历史上李广畏罪自杀之后,朱祐樘还会相信李广手上有仙丹的丹方。

“姐,可能最近我就走了,提前跟您道个别,到时我会再送一些东西到皇宫来,另外母亲那边……我也会多安排一下。”

张延龄有点要嘱托“后事”的意思。

张皇后没好气道:“别想着怎么安顿这边,好好照顾你自己便可,本宫乃是皇后,还用你担心的?早点回来。”

“好!”

张延龄起身跟张皇后作别,有关李广的话题,都没深入交谈,便离开了皇宫。

……

……

当天下午。

内阁。

徐溥正在批阅奏疏,手头上有涉及到西北军务的事情,很棘手。

鞑靼在经历了之前虎峪口一战的败绩之后,在入冬时反而卷土重来。

这次的声势仍旧很大,西北再一次遭遇到外敌的入侵。

“幸好秋粮入库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边塞边关的修缮,很多工事都基本完工,否则敌寇的到来……后果不堪设想。”

徐溥在查看过很多西北的奏报之后,更是感觉到张延龄之前的“功绩”。

是张延龄力主,在秋粮收获之前,提前开始工事的修造,还用了很多借调的方式,更是预支了来年的盐引等。

这才令九边边关的修缮在入冬之前都开始,甚至在入冬时基本都已完工。

其中的差别非常之大,如此一来,就算是鞑靼来势汹汹,大明的边备也很完善,更可贵的是边疆的粮食储备比之前两年也更好,使得大明朝有了防御边疆的资本。

徐溥这番感慨,就是说给一旁的李东阳听的。

李东阳听了之后,未予置评。

就在此时,刘健和谢迁二人从外进来。

谢迁是白天就在的,刘健则是准备下午过来,等候晚上值夜的。

“有事?”李东阳感觉到二人到来时,脸色有些不太好,手上拿着一份奏疏,好像是有紧急的事情

谢迁走过来,把奏疏放在桌上,道:“朝中有人,参劾太监李广祸乱宫闱,还参劾他诸多不法之事,诸如卖官鬻爵、将玉泉山水引到私宅等,更是将他在万岁山上修亭子的事也着重参劾……其中列李广大罪十五条,言辞非常之激烈。”

徐溥听了这话,皱眉道:“李广若是那么容易参劾,何至于这些年……唉!”

徐溥话只说了一半,大概的意思是,怎么有这么头铁的,不知道参劾李广的后果是什么?

如果能参劾的话,何至于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