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装什么装(2/3)
没那么多心思来跟我们作对。
朱祐樘道:“建昌伯,对此你有何看法?”
张延龄叹道:“臣其实早就料到,宁王乃是我大明立朝以来的世袭藩王,在皇亲国戚中地位隆宠,他的案子自然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度……”
“说重点。”朱祐樘又有几分不耐烦。
张延龄看朱祐樘的脸色,便知道这个姐夫最近服用的丹药不少,气色明显很差,他其实很想问问朱祐樘夫妻,你们最近的房帏生活可还和谐?
这么虚,你们都能顶得住?
张延龄道:“既然民间已有议论,臣已有对策,臣的想法是,给那些涉案的家族申诉的机会。”
“申诉?”朱祐樘皱眉。
张延龄点道:“回陛下,正是申诉,也就是让他们可以跟衙门上告,朝廷在刑部特别设立一个小的衙门,可以由刑部安排两名主事来负责,如果有
对于家产被抄没充公之事认为不妥,觉得自己跟宁王案毫无关联的话,那就可以申冤。”
“不但刑部可以问案,还有大理寺和六个给事中的监督,同时陛下也可派东厂和锦衣卫的
旁听和监督,同时也可以公开审案,让百姓知道其中因由。”
“嗯。”朱祐樘点点,似乎觉得此建议还不错。
徐溥道:“建昌伯,何须如此麻烦?你直接把涉案的罪证都拿出来,公示于天下,不就行了?”
“呵呵。”
张延龄笑道,“徐阁老,你应该知道此案有很多牵扯到皇亲国戚的事,诸如宁王平时也会跟朝中的勋贵有来往,而被查封的那些商贾,可不一定都只为宁王一家办事,他们背后还有朝中的一些权贵,其实做的是百家的生意,充当的是官商。”
“如果把案子证据都公开的话,就怕朝中上下……很多都会牵扯进来,你确定还要把案子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以至于到朝野中
自危的地步?”
“这……”
徐溥没想到张延龄不公开证据的原因,居然是不想让案扩大,保护朝中跟宁王有牵扯的勋贵和大臣?
你张延龄几时这么好心了?
李东阳突然走出来道:“但若是按照建昌伯你所言的方法,让商贾自行去申诉,还让百姓去旁听,那岂不是也会令案扩大?”
张延龄笑道:“那就不一样了,现在朝廷要做的,只是要平息舆论,让百姓知道朝廷要公开透明,又不是真的公开透明,到时我们要公开什么不公开什么,那还不是由主理案子的来负责?商贾申诉什么,我们就公开什么,总不会所有的商贾都是无辜的,然后都跑来申诉吧?”
张延龄话音落。
在场的大臣议论纷纷。
看起来是在讨论可行,但其实都是在暗地里议论张延龄,觉得张延龄把大明朝的司法体系当儿戏。
朱祐樘道:“刑部,你们意下如何?”
刑部尚书白昂走出来道:“回陛下,臣认为,此举不妥。”
“哦?”朱祐樘似乎早就料到刑部会反对。
白昂续道:“若是开了让商贾自行申诉的先河,衙门中必定会挤满前来申诉之,就算是有罪之
,也会心存侥幸,到时朝廷衙门的
力必不够用,会引起朝廷衙门办事的瘫痪。”
不从别的来探讨可行,居然从衙门接待申冤者的效率来说事。
连刑部议事也开始“角度清奇”,在很多大臣看来,这“歪风”似乎就是被张延龄带起的。
张延龄笑道:“来申冤必然也不会没有后果,连敲登闻鼓的,也要受惩罚,何况还是被朝廷查封家产,本就被定为有罪之
?之前我查封涉及宁王商贾时,已做到了最大的容忍,即将其家产抄没,而未抄没
畜,还给留了适当的家财用以生活。”
“若是有不知好歹,非要申诉,要是申诉成了,那自然是将他们的家产归还,但若是不成的话……那就
脆让
也落罪,
畜不留。”
“嗯。”朱祐樘又点点。
皇帝整个一个墙,只负责应,不负责说。
李东阳道:“若是有先将家眷散去,安置于各处,再来申诉呢?”
张延龄笑道:“这样的摆明是横了心要殊死一搏,做困兽之斗,那朝廷还理会他作何?出个通告,让他们要来申诉的,把所有家眷都集中于京师,再来申诉,不就好了?”
“你……”这次连李东阳都很无语。
你这哪是给机会申诉,简直是想让
倾家
产家
亡,那些商贾多半都知道在政治场上的规矩,既然是站错队而败的,哪还敢出来跟权贵相斗?
张延龄却好像完全不知道有这么多内在里面,继续奏禀道:“只要出了申诉的通告,让百姓知道,商贾涉案可以自行去申诉,而商贾不来申诉,那必然代表其自认为有罪,百姓对于那些误抓、案子有意扩大等等的议论也就自然不再去说,舆论也就平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