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听说你是来坐牢的?(2/3)
他们都对张延龄抱有极大的恨意,但现在不用他们出手,光靠外戚的内斗,以及皇帝的出手,就把问题给解决了,好像事也太顺利。
……
……
朝议结束。
众大臣出来,这些大臣差点就要弹冠相庆。
“宾之,为何你脸色这般?”刘健走到李东阳面前来,好奇问道,“可是因令郎的病?”
李东阳打量刘健一眼,没再说什么。
虽然从内阁的排序上来说,刘健是在李东阳之上的,但二是同一年
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东阳并不一定算是刘健的下属。
刘健的意思明显在说,你不会是因为张延龄落罪,没去给你儿子治病,你才表现出忧虑吧?
回到内阁的值房,徐溥直接将疑问问出来:“宾之,你可是觉得事有何异常?”
李东阳想了想,却还是很认真点。
刘健和谢迁二,也往他这边靠拢过来,似是想听听李东阳怎么说。
谢迁道:“以我观来,此案乃是因外戚兄弟阋墙而起,但根由来说,乃是陛下对外戚不信任,在外戚于九边取得功劳之后,陛下也不可能长久用一个非科场出身的外戚于朝中戏谑,这会令大明法度不存,令史官记录,大明蒙羞……”
徐溥和刘健听了谢迁的话,不由点点,似是同意这种说法。
不管皇帝你多信任外戚,总归也该知道这史书是谁写的,你用的这个外戚所用的手段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就算一时解决了大明的问题,但史官会如何评价?
难道你就不懂得兔死狗烹那一套?就会放任一个外戚如脱缰野马一般,在大明朝廷造次?
李东阳叹道:“一个外戚,能拿出超过十万贯的家产,用以捐赠朝廷,以及犒赏三军,还为大明户部盐政做事,如此之真的会为了私欲,跟逆王勾连贪赃枉法,将自己陷
到万劫不复的境地?若他真是这种
的话,那之前……他又何必做那些事呢?”
剩下三都眉
紧皱。
李东阳跟周经一样,都对张延龄如此做的目的产生了怀疑。
刘健道:“他谋夺私利,之前不都是如此?说他胆大妄为,或许真如陛下所言,乃是陛下宠溺外戚的结果。他已到了无所畏惧也不知进退的地步了!”
“我看……未必是如此。”李东阳态度似乎还有几分坚定。
李东阳跟周经一样,对今之事产生怀疑,便在于对张延龄做事能力,以及之前那种“大公无私”的
神所感动,觉得前后反差很大。
周经跟张延龄属于上下级关系,平时接触很多,才会从平时对张延龄为处世的态度来分析,觉得不可能。
李东阳则完全是出自于某种直觉上的感应,毕竟张延龄是不计后果要给他儿子治病的,说张延龄是为了迎娶他儿?他是不相信的,再加上李东阳看问题比较透彻,所以也会产生怀疑。
徐溥没有下定论,只是笑了笑道:“陛下已派去抄他的府宅,相信很快有结果,到底如何……拭目以待!”
……
……
京师在闹一场地震。
张延龄不出事还好,出了事,很多好像对张延龄有仇一样,纷纷跑出来状告张延龄的不法行为。
苏家自然是不会出来检举的,但本身跟苏家有来往,甚至是通过苏家依托于张延龄的那群,现在倒戈非常快,生怕被张延龄落罪的事牵连进去。
在锦衣卫诏狱旁的衙所内,张延龄正端坐在椅子前,一边喝茶,一边听萧敬对此事的汇报。
“……有十几个商贾之家的,说之前曾跟您有来往的,要力证您欺行霸市之事,还有的说会替朝廷追回部分宁王的赃款,说是他们是被蒙蔽而受牵连。”
萧敬一脸苦笑。
他作为执掌东厂之,又是计划的参与者,自然清楚所谓的检举都是不存在的,更可甚的是,即便张延龄
在牢房里,居然还统筹负责整件事,是由皇帝下令的。
也就是说,现在是张延龄自己负责查抄自己,那些商贾之家的跑出来检举张延龄,回
会有你们好果子吃?
张延龄惊讶道:“萧公公,你把这些事告诉我,不怕我作茧自缚,明明最开始是设局,但后来因为检举揭发我的太多,以至于我真的被定罪?你再受到牵连?”
张延龄的意思是,虽然一切都是我的计谋,皇帝也听了我的,但要是检举我的太多,或许本来没罪,也变成真的有罪了。
萧敬苦笑道:“建昌伯您说笑了,别不了解您,咱家对您还不清楚吗?东厂之前调查过,您……身家很清白,就算真的跟那些商贾家族有来往,您赚的每一文钱都很
净……”
“哦。”
张延龄点点。
这等于算是萧敬说漏嘴了?东厂其实还是调查过他的。
是不是朱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