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臣那不争气的弟弟(2/3)
下将臣那不争气的弟弟抓来,再将宁王世子抓来,殿前对质!”
张鹤龄上来就“大义灭亲”,甚至不给旁说话的机会。
他对张延龄的检举之言,又是宁王世子贿赂,又有中间,还有菊潭郡主之死是被张延龄给毒死。
合合理!
但也仅仅是听起来合合理,在场众大臣都知道张鹤龄是何等的泼皮无赖,这种
的话没多少可信度,别说是张延龄上来就能把这漏
百出的说辞给驳倒,就算是他们这些平时“不善言辞”的文官,也能找出诸多的漏
。
朱祐樘打量着金琦道:“殿下之,你可认罪?”
金琦大叫道:“陛下冤枉啊,臣之前是拿了一些……贿赂,但并不是宁王世子送来的,臣也从来未给宁王世子作为引介,至于菊潭郡主之死……臣全然不知。”
金琦现在也不敢把话说死了,毕竟他是完全不知的一个,若真是张延龄做的,那自己岂不是要跟张延龄陪葬?
所以只表明自己没参与其中便可。
朱祐樘脸色非常差,一旁的萧敬和陈宽都战战兢兢不说话。
朱祐樘道:“此等事,应当详细盘问,不该贸然定下,来……去将建昌伯找来!”
“陛下不用去了,臣弟他已经被臣的拿下了,如今就被押送在宫外,随时等候陛下找来问罪!”张鹤龄一脸得意道,“这还要感谢杨鹏杨公公的相助,臣已将那不争气弟弟的罪行一并上报,同时还抓了几个宁王在京师的
,经过审讯之后,他们已经招供,他们在各地所藏的军械物资等,很多都已被那弟弟起获。”
“臣那不争气的弟弟,从宁王各处的货仓中,找到的银钱不下百万两,其中只将少部分的给朝廷,还弄出一副捐赠朝廷的假象。”
“却不知大部分都被他中饱私囊,更可甚的是,他还将其用在西北收买心,打仗时以他自己的名义奖励军中将士,一次就拿出超过价值五万两的盐引来赏赐军功,却都是他贪赃枉法所得!”
张鹤龄跟之前嘴笨的形象大相径庭,今天的参劾可说是有理有据。
言辞更是环环相扣。
朱祐樘眉宇之间更呈现出几分冷峻之色。
随即朱祐樘打量着在场大臣,道:“诸位卿家,你们如何看?”
在场大臣都是谨言慎行。
谁让这是针对张延龄的参劾呢?
以前参劾张延龄的,好像只有他们,现在有代他们行事,还是张鹤龄,最好让他们兄弟狗咬狗一嘴毛,我们牵扯进去
嘛?
难道还让我们替张延龄说话不成?
朱祐樘没有从这种笼统的问话中得到想要的答案,转而看着徐溥道:“徐阁老,你认为呢?”
徐溥走出来,一脸严肃之色道:“既然建昌伯就在宫外,不妨将他召进宫中,详细问询。”
“嗯。”
朱祐樘点了点,正要传旨。
却是张鹤龄冷笑道:“徐阁老,你这就不对了,我都已经找到了证据,你还要听那小子说什么,你是不相信我吗?”
徐溥一怔?
这说话的气,活脱脱就是张延龄啊,要不是看到这张脸不是张延龄,恍如隔世,岂不是平时跟张延龄朝堂争锋时的场景?
我相信你?
信你个大鬼!
徐溥正要说什么,张鹤龄又是抢白道:“我已将他的犯罪事实都调查清楚,证物证都在,你们也不想想,他之前捐赠朝廷五万两以上,又拿出五万两以上犒赏军功,平时还大肆挥霍,在京师购买田宅、美妾,还将陛下给他的两万引作为军资的盐引归还朝廷以提前他忠君
国……”
“你们试想一下,他之前出借盐引一共才赚了几个钱,他凭什么有这么多钱来作为挥霍用度?就算他真能挣出来,你们真觉得他会散尽家财来做这些事吗?”
“只要将他的府宅查抄,就知道他到底有多少的家产,到时不就知道我对他的参劾是对是错了吗?”
张鹤龄又来了个“有理有据”。
听张延龄辩解?
那不行。
我们要直接抄他的家,把他的家产都抄出来,就知道这小子到底有多少钱,若家产跟他之前所赚的不符合,那不就证明这小子就是跟宁王的有勾连,中饱私囊了?
听起来……
好像还真是挺有道理的。
吏部尚书屠滽走出来道:“陛下,老臣也认为,应当彻查建昌伯的家产,以证明寿宁侯的检举是否确有其事!”
屠滽作为吏部尚书,也算是六部部堂之首,天下文官之表率,出来代表文官说话了。
但因为屠滽跟张延龄之间有嫌隙,这是所共知的事
,所以他的话并不是让
觉得很信服。
光靠张鹤龄这么一番近乎于无中生有的攻击,就让朝廷查抄一个刚在户部、吏治、河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