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归心似箭(3/3)
”
“若只因为他少不更事时所为,定他烂泥扶不上墙,未免偏颇。”
“即便令媛未来能觅得如意家,只怕年轻士子未来的造诣,也很难在延龄之上。”
徐琼很负责任。
皇帝让他来说媒,他就把张延龄各种好处说清楚。
而且用辩证的方式去讲。
你是觉得他不好,但你也不想想,你儿未来嫁个世家公子哥,再努力有张延龄的成就?
你儿嫁过去还是正室,生了儿子,以后就是建昌伯……或者说是建昌侯,甚至未来是国公的继承
,你李东阳都能跟着隆宠。
李东阳态度坚决道:“小年幼,此事暂且不提!”
徐琼无语。
说了半天,还是没法将李东阳打动。
徐琼心想,也只能回去跟陛下奏报,说是这冥顽不灵的李大学士,只顾着他儿的幸福,而完全不管大明朝的兴衰,也不顾去栽培一个未来可能会“误
歧途”的年轻
。
……
……
西北。
张延龄带兵抵达偏关、
此时已是七月底。
偏关周围的土堡皆都被毁,可说是满目疮痍。
好在鞑靼很识相,说逃就真的逃,不打算留下玩设伏这一套,张延龄带兵前来,方圆二百里范围内也没鞑靼
活动的报告。
西北一战,好像已经就此结束了。
“朝中传来的消息,说是朝议,要让建昌伯您总务三边,以后不但宣大,连三边的事务也给您。”
张永给张延龄带来个很让张延龄糟心的“好消息”。
张延龄心想。
谁要留在西北当三边总制?
回到京师,高床暖枕、左拥右抱、纸醉金迷,他不香吗?
此番往西北来,身边连个都没有,即便曾过大同这般相对繁华的大城,也是匆匆继续出征,现在他最想做的事,就是好好体会一下
生的乐趣。
我张延龄来大明是来享福的,谁说我是来振兴大明的?
张延龄道:“张公公放心,就算陛下有意这么做,我也会回绝,西北这种地方我一刻都不想多呆。”
张永一怔。
你不想留在西北,让我放什么心?你以为陛下让你留下,也会让我留下?
王守仁道:“建昌伯奉命领兵驱除犯境的鞑靼,若是要长期经略西北,还是要有老成稳重有经验的老将来完成为好。”
王守仁说这话,似乎是觉得张延龄不能胜任。
这话还是太直接。
就算你这么想,你也不能当着张延龄的面直接说啊。
张永白了王守仁一眼,回发现张延龄在那笑,好像张延龄很支持王守仁的观点一样。
“我马上上奏陛下,西北这地方我是呆够了,让陛下赶紧派个来接替我,我想回到繁华的京师,过点正常
的
子,重修关城这种事还是
给旁
来做。”
张延龄显得一刻都不想在西北多停留。
此时的他归心似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