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跟我混,有肉吃(2/3)
反咬一。
呈报兵部,说是他们已经极力在跟虎峪的
马取得联系,但可惜半路被鞑靼
所阻,说得好像是张延龄轻兵冒进而陷
重围,跟我们阳高县和高山卫没关系一样。
朱祐樘怒道:“从阳高县,到虎峪,不过才二十多里,居然敢说无法联络?”
显然皇帝也是做过功课的。
你们找理由之前,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朕这个当皇帝的意向?
就算你们真联系不上,跑来诉苦,朕都会追究你们。
更何况朕觉得你们完全是可以奉调的,却故意不奉调,还来找借,你们以为来个先下手为强,朕就不追究你们?
马文升道:“若此时下令由大同镇调兵,怕是来不及,但若是从宣府调兵往虎峪,消息不用一天就能传递,明
正午之前就可以从宣府出兵,会在两
后就抵达虎峪
……”
“三天,很好,就三天。”
朱祐樘已经不考虑如此是否会劳民伤财,甚至会损兵折将的问题。
似乎就算牺牲个几千几万马,也没有他小舅子来得重要。
徐溥赶紧劝说道:“陛下,如此只会令西北局势大,只怕鞑靼
会趁机攻城略地,甚至会威胁到居庸、紫荆等处的关隘,继续恶化……或会威胁到京师。”
这次皇帝没说要御驾亲征。
但其实也差不多。
在文臣看来,但凡西北去折腾,就跟要灭国差不多。
不直谏两句,显不出他们身为文臣的风骨。
朱祐樘冷声道:“是朕让建昌伯去西北的,出了事,自然也要由朕来负责,若他陷重围,朕还置之不理的话,那朕为何还要让他去?你们也忍心看他去死?”
徐溥道:“老臣绝无此意。”
“既诸位卿家并无此意,那就遵照朕的旨意,调动宣府马前去虎峪
,本来朕对于城外的决战还有顾虑,现在是不得不打,朕不会对建昌伯陷
重围苦战而置之不理!”
朱祐樘态度十分之坚决。
甚至是从未有之坚决。
徐溥等感觉到无可奈何。
遇到这么个执拗的皇帝,还能说什么好?
“兵部。”
“老臣在。”
“着令宣府巡抚刘大夏,协同总兵官等,出兵白羊
虎峪
,堵边塞之漏
,便协助建昌伯出兵偏
关,收复偏
关,重修关城!”
“老臣遵旨。”
马文升没辙。
皇帝态度坚决,天下始终是皇帝的天下,再者马文升也觉得如此做,好像并没什么不妥。
非要缩防守,只怕西北局势会
益恶化,还不如以驰援张延龄为目的,真正去打一场。
……
……
当夜。
虎峪关城之内。
众多火把的照耀之下,张延龄正在进行一场战前的动员。
张延龄手上拿着个自制的“大喇叭”,尽可能让士兵们往城墙这边靠拢,以能听清楚他的发言。
而他在身侧,是张永和王守仁,身后还跟着个南来色。
“众位,今夜,我要带你们,出战了!”
张延龄扯着嗓子喊,发现自己的嗓音其实还不行,把大喇叭给了一边的南来色。
谁让这小子平时嗓门就大?
“爵爷说了,今晚要打仗!”
这总结……
也是没谁了。
瞬间面前这群当兵的就炸锅。
说打仗就打仗,考虑过我们的感受没有?
“诸位,这么说吧,我张延龄是没大本事,从未带过兵,从没上过战场!但我就是不怕死!”
“我家爵爷说了,他不怕死!”
南来色的总结实在太笼统了,最后张延龄还是把大喇叭给抓了回来。
宋明顺道:“爵爷,不是我等怕死,实在是……没必要。”
“怎么就没必要了?守在这里,难道就坐以待毙等死吗?”张延龄怒道,“谁现在敢说不战的,本爵当场杀了他!”
宋明顺很生气。
我们被你坑了,让我们进到虎峪关
,外面都是鞑靼
,现在属于等死的状态。
你居然还敢吓唬我们?
不怕我们兵变把你杀了?
换了别的主帅在这里“胡言语”,或许他们真敢对着来,但眼前是张延龄……
这问题有点大。
哗变的结果,可能只有投靠鞑靼一途,皇帝是不可能不彻查的,到时发现他们不遵张延龄的号令,还发生哗变,有一个算一个必定被抄家灭族。
“我张延龄也不是白用你们,我知道,你们不想跟我出去送死。”
“觉得哪怕是守在这里,等援军到来,或是等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