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送他去死(3/3)
“陛下,如此做似乎并不值当,或还会令白羊周遭卫城有危险,不如……”
“徐阁老,之前不是你说的,若是建昌伯此番遭遇变故,或会倾覆?难道那时就值当了?”
朱祐樘用徐溥的话,去反驳了徐溥。
你自己说的,张延龄全军覆没会带来极大的影响,现在朕只是想办法避免此等事的发生,你又说不值当去提醒,总之你是想让张延龄去死呗?
徐溥听出皇帝言语中有怪责之意,一时也说不下去。
“马上着都督府传令,令天成卫和高山卫马出击,保证从宣府到大同官道太平,再听令于建昌伯,若遇建昌伯与他一同进卫城。”
朱祐樘不由分说,反正他只在乎张延龄的生死。
好不容易把小舅子栽培起来,小舅子还表明自己不懂军事,只是为成就他主战的思想,被文官推波助澜去了西北,再死在西北,那他觉得对不起小舅子,更不希望失去张延龄这个才。
“马上去做,一刻不得耽搁,剩下的事等建昌伯进了卫城之后再说……”
朱祐樘现在根本不关心白羊失守与否的问题,好像他的眼睛里只有张延龄的安危。
这自然会让文官很不满。
但现在又没说什么。
毕竟连文官之首的徐溥也说了,张延龄全军覆没的话,那就成了大明朝最大的事。
……
……
就在朝堂为争论张延龄继续西进的事,争得不可开时。
此时的张延龄经过一天一夜的行军,已愈发靠近白羊。
“这一路上,好像也没见有鞑靼路过的迹象,难道是我的错觉吗?”张延龄此时也不再乘坐马车,马车的车厢被他留在了宣府。
从宣府出发,有部分的辎重并没有带。
显然张延龄也知道接下来的路不好走,他重点所带的自然是神机营的火器,还有更多的弓弩等,为的就是若在野外遇到鞑靼,还有一战的实力。
王守仁跳下马,在路边一处车辙前仔细看了看,道:“好像是商队的痕迹,说明这两还有商队经过。”
张永道:“两位祖宗,咱还是赶紧走吧,若真遇到鞑子,一身上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张延龄笑了笑。
他看着不远处看过来的宋明顺等,此时正带着费解。
因为鞑靼攻白羊
的事未对军中
说,他们只当现在只是完成护送张延龄去大同的任务,并不知其实现在路上随时都可能会遭遇鞑靼
。
王守仁没有理会张永的话,抬看了看前路,道:“我们一直在沿着雁门水的北岸走,此时折道向西南,不出二十里就是天成卫卫城,若是往北走,不出十五里就是白羊
。”
“啊?”
张永这才知道,原来已经进到鞑靼
攻掠白羊
的腹地。
周遭很可能是有鞑靼盘踞的。
“什么天成卫白羊的,还是直接进虎峪
,若鞑靼
有心要在中原有作为,必定想着的是将虎峪
一并攻陷,这样就可以保证有多条路线撤退,眼下既然路上没鞑子,那鞑子不出意外都在围攻虎峪
,此时不赶紧进兵更待何时?”
张延龄也不需要懂军事。
鞑靼攻下白羊
,沿途没见到鞑靼
掠夺的痕迹,那不用说鞑靼
肯定目标是虎峪
。
拿下这两个边关要塞,大明雄师就只敢躲在城塞里看着鞑子抢掠。
鞑靼想攻卫城太难,但从内往外攻虎峪
,两面夹击,会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