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自扫门前雪(1/2)
蓝珊很大度,觉得和一个乡下小子较什么真?大不记小
过,宰相肚子里能撑船嘛。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蓝珊噘了噘嘴,还是问道:“是不是下回在哪个九星观再见你,你还是会讨饭呢?”
“也许吧。活一
饭,不讨不行啊。”
“只不知那时你是为谁讨饭呢?”蓝珊略眯了眼,有些兴趣。
杨淩望向蓝珊:“我说为天下百姓讨饭,你信吗?”
蓝珊忽然一惊。
杨淩这话就大逆不道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百姓都是皇上的百姓,让你活着是君恩,让你死你也要谢君恩。你杨淩要替天下百姓讨饭,难道是要造反不成?
这话题没法再继续下去了。
蓝珊转移话题:“听说你要开荒种地,不会竹篮打水血本无归吧?用不用我一会儿上柱香,替你求一份道君保佑?”
杨淩摆手道:“谢了。大通寺不是我拼死拼活,都要被拆了,也不见文殊菩萨发威。你拜的这些这些道君更是可怜,当年硬生生被佛门赶下了五台山,说不定哪一天还会求到我来保一保他们呢。”
蓝珊绷起小脸儿叱责道:“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对这些神佛,第一要敬,你这家伙有些糊涂,佛主话不听,连夫子的话也不听了?”
杨淩有些无辜,一摊手道:“你这样说我冤不冤?我又不是读书,听的什么夫子的话?”
得,蓝珊这才明白,眼前这家伙,在庙里混过却没转正,认识几个字也不算儒家弟子。这就是彻彻尾无根浮萍,靠自己撞大运的。
这时站在远处的玉儿走了过来道:“小姐,回去晚了我们要被老爷骂了,咱们早饭还没吃呢。”
这个电灯泡!自己正和美畅聊
生,你说你就不知道回避?
杨淩瞪了玉儿一眼,恰好玉儿也瞪过来,两都觉得对方有些没脸没皮,没羞没臊。
蓝珊也发觉站在大街上和一个男子说半天话不妥。尤其是自己的身份,现在远远的就有百姓指指点点了,还是赶紧回家。
蓝珊告辞走了,杨淩还是笑嘻嘻的叮嘱玉儿:“玉儿,走路小心些,别摔个大马趴。我看你气色不好,可得要注意。”
小心大的丫
玉儿回瞪了杨淩一眼:“今天风大,你也小心别闪了舌
。”
玉儿是真讨厌这个登徒子。总找借接近小姐,难道还真癞蛤蟆想吃天鹅
不成?也不撒泼尿照照,就这一拍
顶落一地高粱花子的呆样子,就没个自知之明?
真不知小姐扭了哪根筋了,居然能跟这个家伙聊个不停,好像还聊得投缘。下回自己就不离开,看你杨淩还好意思给小姐灌迷魂汤?
杨淩也没心和玉儿斗气,二爷杨博平派来找他了。
原来这些子庄子里大兴土木,事务繁多,都是由杨博平当家做主。
其他物料也就罢了,杨淩归来后,说有四五百要来做工,铁锹镐
犁具等各种工具都要大量购买,这可就麻烦了。
盐铁等物资属于国家专卖,国家牟取利自不必说,关键还限制大量购买,避免走私资敌。
无论蒙古还是后金,冶铁技术都远不如中原。兵器盔甲也一样离不开铁,需要从中原大量进。
可是朝廷开放的互市一直控制规模,这就导致了走私的产生。
后世清朝山西八大商富可敌国,几乎都是走私的结果。严格说,都是名副其实的汉,只求
利,不问国籍。
这些走私商能拿到国控物资,自然需要官方、军方大
物做后台,上下其手,才能把盐铁粮食运出国门。
铁器大量走私的结果,就引起国内农具价格涨,供应量也严重不足。农村几家共用一把铁锹镐
是普遍现象。
杨淩这一次要大规模采买农具,如果杨淩出面当然不行。但是杨博平出面斡旋,新襄铁商就不能不卖杨博文这样官场实权派的面子。
但是这里面关节太多,新襄这个大铁商名唤王文礼,就亲自赶赴农庄求见杨淩。
杨博平接见了王文礼,本以为自己能够做主,后来听王文礼解说才发现这事很麻烦,不得不派
寻回杨淩。
杨淩把王文礼和杨博文都庄内客厅,分了宾主落座,竹枝奉了茶,杨淩才问王文礼:“听二爷说,采买农具有些说法,还请王掌柜直言。”
王文礼知道杨淩不一般,黑白两道都有背景,不然他也不会主动上门。所以他说话倒是很恭谨:“小多年来承蒙杨博文大
照拂,自应把这些小事做好,更何况还有利可图呢。怎奈这一二年,不知怎么,这铁器供应越来越少,寻常百姓购买已经吃紧。小店拿不到足够的铁料,生意也一天比一天艰难。这一次杨小哥您一次要采买这样多农具,小店就着实犯难。”
杨淩略侧了思索一下问道:“可是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