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乡里要破产(2/2)
面积突6000平。
包工包料450元/平的套间,平均每户120平,总面积突8000平。
别墅,30万一套,五年必火户型,包工包料,三座。
由于青砖有补贴,所有必须先拿到乡里开具的证明,然后下青砖订单。
之后,再在签订包工包料合同的时候,订金抵扣总承包费用,否则,总承包费用按照正常青砖价格计算。
村民们无所谓。
但乡里不了。
不,是被吓到了!
当初两位领导为了给乡大院争点碑,便同意某
的补贴、惠农建议。
单块青砖定价四毛,乡里补贴一毛,惠农一毛,砖厂卖两毛。
然而……
补贴也好,惠农也罢,这是乡里的事。
什么意思呢?
乡里补贴多少,惠农多少,后续还要给砖厂补多少。
也就是说,青砖售价,依旧是四毛。
砖厂卖一块青砖,收到两毛钱,乡里便欠砖厂两毛钱。
(就像疫苗,国家免费接种,但疫苗的钱,却要补给制药厂。)
如今砖厂卖出4500万块,就等于乡里欠砖厂九百万!
比砖厂盈利都高!
其实,曾经砖厂也稀稀拉拉出过几万块青砖。
乡二领导拿到欠条,没怎么在意。
毕竟当初商议补贴惠农,双方没提钱。
但这两天……
先来个,你欠我四百万。
再来个,你欠我五百万。
乡二领导有点懵,打电话给张伟,听完之后,差点当场抽过去。
手抖脚颤两腿发软,找大领导说说……
后者听完,愣了足足十分钟,捶胸顿足,懊悔万分,“大意了啊!”
毕竟每一个证明,都盖着乡里的大印,铁证如山。
“领导,怎么办?”
“这小子……咋这样呢?!”
“我让他来一趟。”
很快。
顾安民拿着新一天的欠条,来到乡办公室,“领导,啥事?”
“又是两百万?”
“哦,这是上午的,估计下午还有个三百万。”
“……”
“领导,没事,砖厂还有钱,咱暂时先欠着。”
“你够了,我好心帮你,你却想着我把坑进去。”二领导说着,摸一把伤心泪。
“领导,别想,咱只是走个流程,回
随便找个项目,不就把账平了?”
“啥项目能值一千五百万?”
“大寨啊,不是,西南角的那片群山,只要乡里转让给我,这账不就平了么?”
“你以为那边的事,乡里能做主?”
“据我所知,大寨的,原本住在十里营东侧,为躲避民国战
,方才迁居群山,等到新华夏成立,他们迁出来加
公社,依旧住在十里营东侧,后来改革,他们某些
经营石材生意,又迁了回去。
严格来说,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田地,迁居群山,又没有申请,等于霸占群山,而群山,实际上应该归乡里所有,而非像下面正规村子的田地,归村集体。
所以,只要咱签了合同,一切按正规流程走,白纸黑字,盖上大印,这就合法合规。至于我能不能拿下那片群山,是我的事,跟乡里无关。”
顾安民说完,讲话题转移到欠条,“而这东西,青砖售价确实贵,咱又没作假,乡里能拿出一千五百万补贴农户盖新居,这是大魄力,大作为。
若要问为什么不买红砖,咱十里营没有啊,而周围砖窑把红砖炒到三毛,甚至三毛五,也是不争的事实。与其便宜外乡资本阶级,还不如支援本乡企业发展,再说,大泽产业园项目,真的需要资本注。
领导们能有此作,绝对属于英明果断,敢作敢当,有大魄力……”
“……”
两位领导对视一眼,自动忽略拍马。
思索片刻,搞明白事重点,顿时松了
气。
但放下对千万欠款的忧虑,转而开始担心眼前这小子如何处理大寨。
毕竟大寨可是有真家伙,若非担心引发恶劣影响,乡里早就把那边平了。
二领导收起欠条,“你打算怎么做?”
“这样、这样、再这样!”
“妙啊!”
就在这时,办公室电话铃声响起。
二领导拿起话筒谈两句,回
看向屋内俩
,“快去学校,县领导们来了!”